记者从滨海湾新区官网获悉,《东莞滨海湾新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从智能算力供给、模型创新应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人才引育等维度推出9条硬核措施,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强化智能算力供给方面,滨海湾支持建设公共智算中心,为新区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研发创新等提供优质优价的智能算力供给。滨海湾还设立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算力券,对租用新区智算服务资源并自用的企业和机构,按不超过当年实际支付算力服务费用的25%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或机构每年最高100万元。
在推动模型创新应用方面,包括“模型+产业”应用创新支持、工业边端智算节点部署支持两大方面。在“模型+产业”应用创新支持上,滨海湾将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对自主研发、公开发布的垂直行业模型,具有3个以上市场应用案例的企业和机构,每个模型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单个企业或机构每年最高100万元;在工业边端智算节点部署支持上,滨海湾将支持工业制造企业部署计算盒、工控机、服务器等边端智算节点,对投入部署边端智算节点的制造企业按不超过市财政资助金额的1:0.5比例给予配套支持,单个企业最高50万元。
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方面,主要包括数据要素供给支持、数据服务发展支持。其中数据要素供给支持上,包括支持企业和机构在制造、交通、科研、文旅等领域建设、开放、复用高质量数据集,建立通用和专用语料库;对被超过3家非关联企业调用,规模和示范效用明显的企业机构给与最高100万元支持;在数据服务发展支持上,滨海湾将引进培育数据服务商发展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评价等专业化数据业务,且数据服务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按其发展情况给予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00万元。
在千行百业智能升级方面,滨海湾将对场景应用示范予以支持。面向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择优遴选不超过10个具有行业引领的应用场景示范项目(非政府投资项目),按不超过项目投资主体实际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滨海湾将对政务场景开放支持,面向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城市交通、经济运行、公共安全、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领域,每年推动开放不少于10个应用场景。
在支持特色园区建设方面,滨海湾将支持新区产业载体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打造特色产业园。适用对象包括符合上述领域和条件的特色产业园,聚集一定规模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企业的园区,将给与最高50万元一次性支持,每年最高奖励200万元。
在推进核心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包括前沿技术攻关支持、产学研合作支持。在前沿技术攻关支持上,滨海湾将对获得东莞市重大科技项目研发资助的企业和机构,按不超过市财政资助金额的1:0.5比例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在产学研合作支持上,滨海湾将对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AI实验室、创新中心、人才实训基地等,按不超过企业当年实际支付产学研合作经费的20%给予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00万元。
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滨海湾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上,将面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建设概念验证中试服务、检验检测等市场化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按不超过软硬件实际投资(非财政资助)的40%给予补贴,最高2000万元。在开源创新生态培育支持上,滨海湾将支持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联合共建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对获得省级经费支持的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按不超过省资助金额的1:1比例给予支持,最高800万元。
在引进培育创新型团队方面,滨海湾将重点面向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需要,引进培育战略科学家团队、领军人才团队和青年创业团队项目,并按照项目“里程碑”发展情况给予支持。其中,对战略科学家团队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对领军人才团队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对青年创业团队项目最高支持100万元。
对人才的支持,还包括按滨海湾人才政策在人才居住、子女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服务。
在培育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滨海湾将对举办创新活动给予支持。人工智能行业企业或机构在新区举办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行业交流、大赛等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经审核按不超过活动实际发生费用的50%予以支持,单个活动最高150万元,投融资服务支持;对近2年获得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基金投资入股,且单轮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经评审后按不超过本轮到位资金的5%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分三年依次按40%、30%、30%的比例兑现。
该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