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未来·聚势谋远②丨招大引强蓄势能 潮涌湾区奏强音
东莞+ 2025-03-30 22:58:48

春日潮涌启新程,东莞市桥头镇以奋进之姿奏响“招大引强”最强音。在“百千万工程”战略引领下,这座湾区工业重镇以“四大战略”定航向,以“五大建设”筑根基,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特色定位精准发力,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谋定后动,构建全域招商体系。桥头镇创新打造“大招商2.0”升级版,以“投资年”专项行动为抓手,建立“一盘棋”联动机制。凭借科学系统的招商机制、高效务实的服务效能和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桥头镇在全市镇街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膺“优秀招商镇街”称号。这份殊荣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吹响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

构建起“大招商”战略新格局

近年来,桥头镇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一组组跃动的数据正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2024年,全镇累计完成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协议固投43亿元,超额完成市定目标2个百分点,总量与完成率分列全市第15、18位。其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项目表现尤为亮眼,协议固投19亿元完成率达106%,两项指标排名较总体数据再进一位。更令人瞩目的是,三津食品、东宇智能等10宗亿元级项目成功落地,320亩土地资源的精准投放不仅超额完成供地任务,更构筑起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载体。

发展热潮在冬日里持续升腾。2024年12月27日,随着广东通成洁净科技增资扩产项目奠基仪式的举行,桥头镇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正式开幕。通成科技、凯成环保等6大项目破土开建,总投资22亿元的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群,犹如雨后春笋在东深现代产业园拔节生长。这场涵盖环保包装、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多领域的开工盛典,不仅为“投资年”行动注入强心剂,更标志着产业园区建设进入全要素推进的新阶段。

面对白热化的区域招商竞争,桥头镇以创新思维破局突围。一方面构建“大招商”战略格局,制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大招商”新格局工作方案》,组建8个“1+N”招商专班,由镇领导带队开展精准叩门招商,全年累计开展84次对接考察,足迹遍布京沪苏豫皖及大湾区核心城市,储备项目53宗、总投资380亿元。另一方面创新实施“招商朋友圈”拓展计划,既通过以商引商、乡贤荐商深挖存量资源,又以《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发现机制》激活全镇职能部门招商触角,形成“镇村联动、部门协同”的项目发现网络,全年捕捉有效招商线索30余条,带动18亿元意向投资落地。

为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转,桥头镇建立起“双机制”护航体系。前端以《产业项目审查管理办法》严把质量关,构建“发现-生成-推进-落地-投产”的闭环管理体系;后端通过“镇级领导+投促+部门+村(社区)”多元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流程护航。这种既做“加法”扩大优质项目储备,又做“乘法”提升服务效能的创新实践,正在将招商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胜势。

“双轮驱动”激活招商新势能

桥头镇以“资源+机制”双轮驱动,构建起精准招商的立体化支撑体系。锚定产业主攻方向,动态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政策工具箱,同步绘制“资源全景图”:系统梳理出32宗存量工业地块共计1569亩,建立“一地一策”档案;创新运用卫星影像+实地踏勘模式,组建专班完成530余家厂房“一厂一册”建档,联动镇村两级每月动态更新数据,形成全市首个镇级厂房资源全息数据库,为项目快速匹配奠定坚实基础。

在夯实资源底账的基础上,桥头镇同步构建多维招商网络。以“项目为王”理念深化拓展招商渠道:纵向借力市级平台,与市投促局驻深沪联络处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开展跨区域项目对接;横向链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智库资源,搭建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更创新“展会招商”模式,由镇党委书记带队深入行业展会前沿,形成“会前精准筛选-会中高效对接-会后跟踪落地”的闭环运作体系。

这种立体化招商策略催生丰硕成果。通过建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全年召开专题会议10余场,对30余个重点项目实施“一项目一专班”攻坚,成功推动总投资36亿元的10个优质项目落地,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七成。特别在空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265亩产业用地实现“签约即供地”,13万平方米闲置厂房通过深圳艾为创科技等项目的入驻重焕生机。

针对厂房资源活化利用,桥头镇更打出组合拳。建立五大类厂房信息动态台账,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推介网络:线上通过招商信息群向村(社区)精准推送60余宗租赁意向,线下组建深圳、广州、佛山三支小分队开展靶向走访。促成280余次厂房对接,成功引进东莞优美特新材料等10余个优质租赁项目,形成“空间换项目、载体引产业”的良性循环。这种将存量资源转化为招商资本的创新实践,正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桥头样本”。

以创新思维重构招商新体系

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桥头镇以创新思维重构招商体系,通过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完善全流程服务机制、构建精准化产业生态,持续释放“中国环保包装名镇”的磁吸效应,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更高能级迈进。

多维宣传矩阵构建城市品牌新形象。桥头镇深挖荷花文化、潮商文化等特色IP价值,创新打造“节庆+招商”融合模式。在荷花节期间举办沉浸式招商推介会,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展示产业空间布局,配合业务骨干现场路演,让投资者直观感受城市发展脉动。同步构建“线上+线下”传播体系,依托“投资桥头”数字平台矩阵,推出VR实景招商地图、产业链动态数据库等创新产品,以短视频、长图文等融媒体形式立体呈现区域竞争优势。目前已完成招商宣传片摄制及招商手册升级,形成“一图读懂桥头投资优势”的视觉传播体系。

精准对接机制培育产业生态新动能。聚焦环保包装、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建立“链长+专班”协同机制,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通过莞深产业合作恳谈会、莞港印刷业合作交流会等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对话。在东深、东太湖两大现代化产业园布局方面,重点引进智能装备制造、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700余亩产业用地储备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载体支撑。

今年以来,通过“靶向招商”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已推动数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全周期服务体系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创新构建“招商服务直通车”机制,组建由镇领导牵头的项目服务专班,建立“线索收集-快速研判-要素匹配-落地保障”全流程响应体系。针对龙头企业推出“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在土地供应、人才引进、政策申报等方面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存量资源盘活方面,创新实施“工业上楼”计划,通过容积率奖励、厂房定制等方式,实现“零增地”引进3家高新技术企业。

未来布局彰显产业发展新雄心。桥头镇将持续深化“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完善“3+3+N”产业体系架构,即做强环保包装、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三大支柱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业态。规划通过东深现代化产业园引进固投超10亿元产业项目,在东太湖片区打造环保包装产业创新中心。同步推进“招商铁军”培育工程,与知名高校合作开发产业研究课程,建立深圳、香港双城驻点招商机制,构建覆盖大湾区的项目信息网络。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桥头镇正重塑服务体系,通过“极简审批”改革将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建立企业家联席会议制度,实现“问题不过夜”服务响应。这种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正推动全镇工业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字:袁健斌 图片:桥头供图 编辑:刘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