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丨创建“无废城市”,东莞把典型案例编辑成书
东莞+ 2025-03-25 21:11:22

创建“无废城市”,东莞把近三年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编辑成书。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东莞市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编著的《无废城市共筑绿梦:老莞味新故事》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聚焦东莞“无废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之作,以岭南古邑的生态转型为蓝本,生动诠释了传统城市治理与现代环保理念的深度融合,为其他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同时也呼吁每个人从阅读开始,以行动作答,感受生态之美,汲取绿色灵感,共建“无废城市”。

2022年4月,东莞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在国家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无废湾区”的背景下,为全面呈现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统筹融合的“无废城市”建设理念,《无废城市共筑绿梦:老莞味新故事》依托具体实践案例,带领读者将目光聚焦到新一线城市——东莞市,让读者更生动、更深入地了解“无废城市”的相关知识。针对“无废城市”建设领域复杂的知识体系,抽丝剥茧、梳理脉络,精心选取有趣易懂、贴近群众认知与生活的知识点,在科普内容及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

全书以东莞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主线,通过三大篇章、七大章节,覆盖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危险废物等5大类固体废物,系统梳理东莞在工业智造、市井生活、政企协作、全民行动等领域的“无废”实践,立体展示东莞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探索转型。

从全球龙头造纸企业引领下的产业链固废三循环模式,到全球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链的产业“协作自净”;从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全流程监管体系,到危险废物“四化四全”管理模式;从“无废城市”建设公众参与十条倡议,到“无废会展”的精细化运营方案……书中既有知识传输、理念阐释,又有可复制的场景化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以东莞生态环境IP形象“青甲小E”为向导,开发设计IP形象应用于不同科普场景,将“无废城市”科普知识与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的当地文化相结合。借助“青甲小E”的指引,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欣赏品味东莞的人文历史、产业特征、生态环境,学习“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知识,思考如何以科学的思想、创新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手段破解固体废物难题。

该书还从不同时间维度、不同场景角度,通过大量实景照片和漫画插图,对比东莞市的“旧貌”与“新颜”,生动直观地呈现城市生态空间的焕新蝶变,阐述协同推进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和意义。

“这不仅是一本环保成果集,更是一本全民行动手册。”该书编委会负责人表示,该书针对会展、酒店、快递等多个场景的“无废攻略”,为企业与市民提供具体操作指引;而政府与企业协同共建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工程及典型案例,则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参考范式。通过对一座城市的热爱唤起公众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文字:周桂清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