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住下,慢慢闯
随着毕业季来临
应届毕业生求职应聘迎来高峰期
今年2月23日
深圳宣布将应届毕业生
免费住宿政策从7天升级至15天
全市47家安居乐寓门店
预计分批提供超1万套公寓
在这里,免费住宿不再是单向馈赠
而是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的入场券
早在2013年
深圳就在全国率先推出“青年驿站”
为来深求职的应届毕业生
提供7天免费住宿、就业帮助
及城市融入服务
如今,更为宽裕的15天免住期
让应届毕业生的简历投递、
企业面试、租房安家有了
从容过渡的缓冲带
当政策暖意与个体奋斗相遇
更多“深梦”故事从这里扬帆起航
从老家广西梧州藤县来到深圳
韦银成带了一个行李箱、一个背包
箱子里装着一条红毛毯和四套衣服
这位毕业于南宁学院的23岁应届生
计划拿1500元度过
在深圳找工作的15天
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时
往往面临着
“房租高、押金贵”的巨大压力
“住宿是花销大头,住一晚酒店最低100,15天就是1500,在这里免住15天,我可以把省下来的钱更多用在交通和吃饭上。”韦银成2月26日来到深圳,提前5天申请了龙岗区马蹄山店的安居乐寓。“在报名网站填好个人信息,登录学信网进行学籍验证后10分钟就收到了公寓管家的电话。”
在深圳的15天时间里
韦银成在各大招聘软件投简历、
跑线下招聘会
甚至尝试把简历塞在
企业门口的门把手上
没有面试时
韦银成就去做日结工赚些零花钱
直到离开深圳的前一天
他终于得到了一家
光伏企业的录用通知
住在安居乐寓的韦银成,每日都会查看自己的简历状态。离开深圳前一天,他得到一家光伏企业的录用通知。
“因为我的专业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这份工作还算比较对口,所以选择接收这份offer。”但令韦银成有点难过的是,他的工作地点被分配在了广西贵港。“我先工作段时间积攒下经验吧,这份工作离家近点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从7天延长至15天的免费住宿期
不仅分担了应届毕业生的经济成本
也为他们构建了
融入城市的心理缓冲垫
来深毕业生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
职业路径规划与岗位匹配中
而非在求职初期便陷入
“找房”与“找工作”的双线消耗战中
3月3日
扬州大学硕士毕业生张贵臻
坐了近24小时火车抵达深圳
经过申请后成功入住
福田区一处青年公寓
“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我可能不会这么快决定来深圳,之前有跟其他城市的免租期对比过,15天的住宿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张贵臻回忆,到深圳那天很热,管家很贴心地协助她入住,屋里的马桶有问题,第二天就修好了。“这栋楼住了很多和我一样的毕业生,这让我很有安全感。”
求职路上的张贵臻在路边自拍,发社交媒体分享在深圳的经历。
张贵臻来之前在网上找好了实习
到深圳的第二天就直奔公司
但在工作一天后发现
这份工作与自己预想有差别
“工作内容比较单一,
感觉无法提升自己,
所以果断提了离职。”
一周后,张贵臻又如愿找到了
有关新媒体运营方面的新实习
她先找份实习工作
待积累经验后再去应聘
第一次来深圳,家在河南的张贵臻对这座城市的包容性感触颇深。“经常能听到全国各地的口音,有很多来自河南的叔叔阿姨。我觉得,他们年龄那么大了都能在这边生活下去,我相信自己也可以努力试试。”
从“驿站”到“启程站”
深圳用翻倍的时间托举着
青年的城市初体验
15天免费住宿不仅是深圳
递给毕业生的“第一把钥匙”
更释放出城市与青年共成长的信号
在深圳没有面试的日子里,韦银成去了深圳湾、小梅沙、南头古城这些特色景点,并将自己每日的求职经历和面试趣事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引来不少相似情况的求职人“催更”。“深圳有山有海,年轻人多,也比较有活力。除了工作,我希望能有自己的社交和生活。”
喜欢阅读的张贵臻去了
月岛书店和深圳图书馆
也去转了转深圳一些公园
在社交媒体,她感慨写下:
在深圳,图书馆向每一个人敞开
“我在深圳图书馆看到各个年龄的人都在认真看书,二楼还在3月特别开设了‘她读’活动区,我在那里标记了很多想看的书。”张贵臻坦言,自己选择来到深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的公共资源。“深圳遍布图书馆和公园,期待能够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新旅程。”
在广西贵港开始工作的韦银成
还在持续更新着自己的社交媒体
他在视频中分享道
“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选择来深圳?我回答的是,想来大城市闯一闯,深圳会给年轻人一个梦想落地的平台。”韦银成笑着告诉记者,他以后还是想留在深圳工作,“等我的毕业证拿到后,我会再来深圳‘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