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平安银行东莞分行紧扣“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联动辖内各机构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系列活动,将金融知识宣传融入文化传承、节日关怀与社区服务,宣传对象覆盖青少年、新市民、老年人及特殊人群等重点群体,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金融知识进校园,撒播金融知识种子
为提升在校学生金融知识,分行走进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及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通过专场讲座、播放原创微电影《消失的胡悠》及派发折页等方式,向在校学生开展远离套路贷、防范电信诈骗、保护个人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累计宣教学生超过500人次。为让在校学生清晰了解金融知识,分行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向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学生送上了《三分钟漫画金融常识》,该书籍讲述金融消费场景、个人信用、金融消费者基本权利、科学投资理财、合理负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等7个章节,以漫画创作搭配趣味讲解的形式进行金融知识科普,让广大学生在边看边玩中了解学习金融知识。
金融知识进商圈、进企业,筑牢风险防线
针对新市民、白领等人群,分行联合南城公安分局,走进东莞市南城UCC寰宇汇金物业写字楼,结合“三八”妇女节活动,为白领和新市民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派发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等方式,普及金融知识和防范诈骗技巧,并协助南城反诈中心民警推广“金钟罩”,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识诈防诈能力。此外,分行安排网点走进常平、南城等多个商场,通过面对面讲解、派发折页等方式,向商家、市民宣传普及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内容;结合观影活动,向市民派发折页,宣传“科学投资理财”“八项基本权利”“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等知识。
结合代发业务,分行走进塘厦、南城、万江等多家企业,对企业员工开展个人信息保护、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等消保知识,提醒员工增强金融安全意识,提升防诈免疫力。
金融知识进社区、乡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分行走进麻涌大步村、温塘市场、虎门卢屋社区、南城雅园老人活动中心等地,向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的老人宣传普及非法集资知识、理性投资等,通过专场培训、派发折页、游戏互动等方式,吸引众多村民参加,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其中,分行联合东莞市银行业协会、东莞市金消协、南城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走进南城新城社区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场景化宣教+手工艾锤制作+互动趣味游戏”的模式,聚焦社区老人,让消费者在趣味游戏中解锁金融安全“超能力”。活动现场设置“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套圈圈”“金属安全大转盘”等游戏板块,寓教于乐,为社区老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手作健康,传承非遗,传播金融知识”手工艾草锤等手工活动,受到了现场老人的热烈欢迎。
此外,针对特殊消费者群体,分行走进东城康复就业服务中心,为特殊消费者送上金融知识。中心工作人员及全体学员一同观看平安银行原创微电影《消失的胡悠》,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员提醒注意远离非法网贷、警惕杀猪盘、防范非法集资等,提醒大家强化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风险意识。分行还向中心赠送了平安银行原创书籍《三分钟漫画金融常识》,并对书籍进行介绍推广,将金融常识送到特殊消费者身边,累计宣教特殊消费者50人次。
科技赋能提质效,提升教育宣传渗透力
一是利用“平安口袋银行”APP、分行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教。通过制作资讯、漫画等形式展现了“理性消费”“防范电信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多项消保知识;二是推广总行系列消保微电影《消失的胡悠》三部曲,结合线上渠道及线下学校、社区专场活动播放,让更多市民注意远离非法网贷、非法集资、杀猪盘等非法金融活动。三是行领导亲自参与消保宣教,结合“高管说消保”活动,行领导累计参与线下线上活动8场次,有效提升管理层的活动参与度。
打击“代理”维权,持续开展“清朗行动”专项活动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及机构声称具备所谓“代理维权”“代理贷款”资格,谎借“专业投诉”,可“帮助”消费者向银行进行投诉,实现“征信修复”甚至“债务免除”,导致代客恶意投诉现象频发。为帮助金融消费者认清“代理维权”“代理贷款”黑产的非法本质及危害,分行继续深化打击金融黑产专项工作“清朗行动”,对违规非法代理维权进行网格化、属地化地精准打击。
下一步工作,分行将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创新的形式、更扎实的行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各个角落。持续为不同群体量体裁衣,定制贴合需求的金融知识普及方案,全方位、常态化地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提升活动实效,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