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推揭东教育“五育并举”,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近日,东莞市音乐家协会校园音乐学会联合东莞理工学院谋划组织并牵头主办“美育揭东·艺韵校园——2025揭东区音乐教师培训暨莞工教育集团成员校音乐会”。

专家团讲座实用性和时尚性兼具
活动上,由东莞市音乐家协会校园音乐学会和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史海峰教授极简音乐创客坊倪志平、史海峰、张芳、刘乘瑞、吕华昭五位老师组建的专家团队对揭东全区音乐老师开展专题培训,为170位参训教师提供了前沿理念与实用技能。培训内容包括《AI赋能玩转课堂小乐器》讲座、中小学音乐课堂观摩以及《葫芦丝、竹笛演奏技能提升》实践课程。通过此次培训,教师们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还掌握了更多实用的教学技巧。

在《玩转课堂小乐器》讲座中,倪志平、吕华昭通过各种生活中的物品展现出了极简音乐的艺术魅力。例如,东莞市音乐家协会校园音乐学会会长倪志平带来了好多乐器,让在场的老师们上台体验,老师们都非常地踊跃,还有就是让大家欣赏到了只是一串普通的塑料葡萄和一根简单的吸管,但是却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章!这场讲座让我深刻意识到,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思维的革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艺术在于唤醒学生的创造力。”
刘乘瑞带来专题讲座,系统解读“AI赋能的音乐+”课程设计逻辑带来新科技的使用方式方法,张芳通过班级合唱课例《小蜜蜂》示范教学,为课堂的一种新样态实用技能融入课堂。这种“理念引领+技能实操+资源赋能”的三维模式,切实帮助了揭东的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专家们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AI赋能玩转课堂小乐器方面,让我对如何结合AI和教学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名参训教师说。
音乐会架起莞揭两地友谊桥梁
在送教活动结束后,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揭东隆重召开。舞台上,莞揭两地的师生们共同登台,用音乐传递着彼此的情感与梦想。来自东莞的学生带来了技巧精湛的乐器演奏,灵动的音符在指尖跳跃,展现出扎实的音乐功底;揭东的学生们则用质朴而真挚的歌声,表达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音乐会的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有独唱、合唱、乐器独奏、重奏等,每一个节目都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这场音乐会不仅是音乐的盛宴,更是两地师生交流的平台。在共同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两地师生增进了了解,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音乐的纽带拉近了莞揭两地的距离,让彼此的心紧紧相连,为今后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音乐会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平台,通过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提升和教育温度与成长赋能,更为老师们通过艺术实践实现了情感共鸣,对东莞和揭东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多维度的积极影响。
在此次送教活动中,有许多温暖的瞬间让人难以忘怀。当捐赠的物资送到揭东师生手中时,他们眼中闪烁着的惊喜与感激之情,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一位学生轻轻抚摸着崭新的乐器,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音乐梦想的渴望。

“我从教22年来,二十二载琴声悠扬,东莞这片热土滋养了我的教育理想。”市音乐家协会校园音乐学会副会长 、市济川中学老师吕华昭感慨道,“这次教师培训是一次非常接地气的,贴近一线教育教学,是大家一起触摸到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当看到孩子们明亮而又渴望的眼神,当听到来自山区偏远地区老师们的心声,我深知音乐不仅能打开心扉,更能唤醒生命的力量。或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每一颗被音乐照亮的眼睛,都会播下善良的种子,都在续写这段关于爱与希望的乐章!”

东莞市音乐家协会校园音乐学会理事、市第四高级中学老师刘乘瑞也表示,作为一名参与“美育揭东·艺韵校园”活动的教师,他深感荣幸能以东莞理工学院创客坊团队成员的身份,与揭东区音乐教师及教育同仁共同探索美育浸润的实践路径。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是一次教育使命的践行,让他对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义与挑战有了更深刻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