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大岭山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大岭山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部署和安排2025年工作。
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大岭山镇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并票决出2025年大岭山镇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报告指出,2024年,大岭山坚持“稳中求进”,以工业为压舱石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有效投资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进中提质、工贸领域活力彰显,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6亿元,增长3.4%。
坚持“因地制宜”,以科创为主动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科创梯队不断壮大、科创活力持续迸发、产业发展焕新提质,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95家、“小巨人”企业增至7家。
坚持“融合发展”,以品质为主抓手纵深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镇面貌多元“焕新”、集体经济持续“破圈”、发动各方争相“助力”、人居环境缤纷“上新”。坚持“担当作为”,以空间为主攻点全力夯实发展新支撑,产业空间不断拓展、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征地拆迁有力推进。
坚持“为民服务”,以幸福为落脚点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平安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强镇亮点纷呈,民生领域财政支出超13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坚持“实干为要”,以效能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法治建设纵深推进、行政效能提质增效、作风建设持续加强。
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彰显大岭山优势
抢抓机遇、提升能级。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谋划工业机器人主题产业园。培育动能、增强韧性。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提速建设,动员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优化生态、力促转型。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统筹推进传统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科创赋能、引领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围绕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力促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在经济稳增长大局中展现大岭山作为
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行动。强化产业规划统筹,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打法,健全项目招引、落地全流程服务机制,深入落实市政府二号文,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牢固树立全力服务好企业的理念,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金融特派员”队伍,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全力促进消费外贸提质。加力开展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乐购大岭山”活动,推动镇中心区商圈向高品质、年轻化发展,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全力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抢订单。
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奋战“百千万工程”中提升大岭山形象
全力推进“典型引领”工程。全面强化规划引领与资源统筹,全力推动鸡翅岭村通过省典型村创建验收,全力支持矮岭冚村、下高田村“百千万工程”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推进“全民参与”行动。完善大岭山“百千万工程”项目库,创新推出更多“有问题我抓拍”等群众可参与、愿参与的品牌活动,扎实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发挥“i志愿”平台作用。全力推进“强村富民”行动。推动集体资金“活”起来,探索村(社区)集体发展强村公司,突破财政直投思维定式,全面盘活村“沉睡”资源。全力推进“文旅融合”提质。打造“红色记忆+书香浸润+莞香体验”三位一体文旅IP,创新运营大岭山图书馆“文化会客厅”,打造一批高品质民宿,以民宿助燃农村经济。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绿化造林工作。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激发大岭山活力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对全镇土地资源进行全局性谋划和前瞻性布局,促进土地资源有序有效流动和高效集约配置。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加快“环莞三期”征拆工作收官,全力推动重点电网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拓展优质产业空间载体。持续推进大岭山一号线北站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大塘村优质产业空间建设,强化产业用地整备。推进可持续的城市更新。用好用足城中村专项借款,坚持“拆、治、兴”并举,大力鼓励“工改工”连片改造。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诠释大岭山担当
全力保障安全生产。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增强消防安全管理,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治理。全力维护平安稳定。持续优化网格巡查上报等功能模块,持续增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不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力提供多元服务。大力推进托育服务多元发展,积极促进稳岗就业,有序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力推动文化惠民。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办好系列纪念活动,加快推进文体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规范廉洁有效率中体现大岭山务实
永葆政治忠诚。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强化实干担当。落实“三保”任务,完善领导带头攻坚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弘扬清廉政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折不扣抓好市委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