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农机秀” 东莞春耕跑出“加速度”
东莞+ 2025-03-19 21:30:08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3月19日上午,南城街道将军洲都市田园春意盎然、人头攒动。2025年东莞市春耕生产暨农业科技、农业保险支农服务双下乡现场会在田间地头举行。来自东莞各镇街的水稻种植大户、农林部门有关负责人齐聚田间地头,观看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无人机飞播、智能农机插秧、自动旋耕机翻地、无人机吊运等先进技术,感受现代农业的科技力量。

智能农机插秧

记者在演示区看到,操作人员轻点手机,智能水稻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一排排秧苗整齐有序植入稻田。智能插秧机在稻田中依照设定好的轨迹自动转弯,快速完成机插任务,自动对齐技术使插下的秧苗间距均匀。与传统农机一人驾驶、一人装秧苗、一人辅助的模式相比,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只需一人装秧苗,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在另一块展示田上空,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从农田上方飞过,均匀地将稻种撒在农田中。与传统播种相比,无人机飞播只需提前将种子进行泡发,拌种之后就可以进行播撒,免去水稻育秧移栽过程,能有效提升播种的均匀度。 东莞市无届农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勇告诉记者:“无人机省时省力,效率高,不仅可以全天候自主作业,还具备打药、撒肥、田间吊运等多种功能。”

无人机吊运作业

针对撂荒耕地,新能源纯电动智能履带式旋耕机大显身手。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农机手娴熟地操作着旋耕机,将板结的土壤进行深翻、平土、开沟等作业,不一会儿,一大块田地变得平整有序,为早稻播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春耕现场会的田间地头,一个个场景让人感觉种田像在“打游戏”。在机械化旱作演示区域的农地边上,一位年轻人正操作着手中的遥控器,设定好路线与方向后,一辆高度刚及人膝盖的新能源智能履带式旋耕机就会自动开始耕地,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旋耕机翻地

“连续作业8小时,一小时可耕地2亩,与人工手扶微耕机相比,效率能提升3倍。”广东兆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齐亚军介绍,这台旋耕机底盘较低,履带式设计的爬坡性较好,适合丘陵多、耕地面积较分散的广东,有利于深挖全省旱地种粮的增效潜力,让旱地变粮仓。

除了机械高效化翻耕、开沟、平整土地,无人机还可以对春季返青油菜进行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作业,这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不仅大大提高了春耕的效率,还减少了人力成本,让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东莞水稻种植大户姚雅就对智能农机赞不绝口,他种植了1000多亩水稻,如今都用上机械化作业,比传统设备省药、省肥,还节省人工成本。他自豪地说:“现在的农耕都朝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新农人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向‘开着小车去种田’转变。”

截至今年3月中旬,东莞累计完成春播作物面积5.41万亩,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当前,各类农机广泛应用春耕生产,凭借智能化作业模式和精准控制技术,较传统耕作方式提升作业效率70%以上,田间地头的“农机秀”助力春耕春种跑出“加速度”。

文字:周桂清 图片:张伊琳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