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动”丨产业向新图强!长安夯实制造业基础
欢乐长安
2025-03-19 10:55:41
面对新经济、新业态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机遇,作为产业重镇,长安提出“开展产业向新图强行动,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夯实制造业基础,促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序发展,打造上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共同繁荣的产业生态。
在长安镇茅洲河现代产业园内、新民路和品质路交会处,总投入10亿元的盛安产业中心项目建设已经正式启动,这是落实“拓展新空间、探索新模式”的生动例子。
据介绍,盛安产业中心项目用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年底交付使用,年产值超11亿元。项目以机器人产业为主导,辅以智能制造及新能源产业配套,多个生产性服务平台协同发展,重点构建“1+2+N”产业发展体系,将打造成为机器人产业园。
作为市、镇重点建设项目,盛安产业中心项目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理念,将打造集研发、生产、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质园区,不仅是推动广东长安集团公司产业升级的重要节点,更将成为长安镇连片“工改工”的标杆和样板。
能拍出彩色视频的暗房、变焦追踪依然清晰的安防镜头……近日,新华社客户端“走进民企看发展”系列直播活动走进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走近‘追光猎手’解密光学密码”为主题,向全国网民展示长安镇民营企业的风采。
据了解,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光学产品为核心,主要业务涉及安全防范、汽车光学、车载镜头、应用光学等领域。该企业在长安深耕安防镜头领域十余年,连续九年位居全球安防镜头市场份额第一位,曾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在2025年2月21日召开的长安镇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品光表示,未来,宇瞳光学将继续秉承“创新、品质、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宇瞳光学将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推动光学镜头生产、检测等环节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张品光说。
在长安镇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不少重点企业都表示将继续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OPPO在AI、智能影像等技术领域的创新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和应用,并通过AI技术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推动了行业技术的整体提升。”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副总裁丘蓓薇说。
“维沃公司将始终扎根长安,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手机硬件、AI大模型、操作系统以及互联网等领域都将坚持用户导向的科技创新,不断探索科技的新边界。”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小林说。
“小天才将继续在制造领域积极投入人工智能应用,加大在边缘计算、轻量化大模型等领域投入,并计划在长安建设儿童AI实验室,持续提升小天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勇说。
2024年12月22日,国内各大高校的师生代表、南洋理工大学海外人才团队代表、海内外博士代表等齐聚长安,共同参加高层次人才发展大会和“百名海内外博士长安行”交流会。
期间,一批人才培养服务基地揭牌,各高校还与长安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对接活动,包含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领域,为长安人才引育工作注入新动能。
清华大学博士生孙辰洋表示,长安电子信息、五金模具等产业有着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有很好的产业集群优势,在长安企业实习期间开拓了眼界,也感受到长安非常重视人才发展。
长安是产业重镇、人口大镇、经济强镇,近年来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面发展,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才梯队不断优化,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长安镇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将人才平台越做越大,人才服务越做越好,人才政策越做越实,推动人才与长安双向奔赴。
在“二次创业”新征程上,长安将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努力在经济上“挑大梁”。
“开展产业向新图强行动,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2025年长安镇重点实施的“六大行动”之一。这项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夯实制造业基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在新的高度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促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序发展,打造上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共同繁荣的产业生态。
在产业向新图强行动中,长安将做大做强模具产业。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明晰全镇模具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力度,继续办好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和长安时尚饰品节暨跨境电商交易会,支持国家模具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强质量标准引领,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协作,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和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推动机械五金模具产业向高端化、精密化发展。

推动AI赋能先进制造。巩固智能手机产业优势,加快AI+手机融合,做大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持续保持产业竞争力;加快布局以机器人为主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产业,充分发挥长安硬件智造优势和视觉软件优势,将茅洲河现代化产业园打造为机器人产业园,推动相关产业尽快落地;积极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以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创新,不断扩大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加强与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重要平台对接,通过区域协同加快科技赋能;深化校企合作,吸引更多大学生来长安就业创业;做强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东莞(长安)基地和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人才服务港,打造联合培养平台。以企业研发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双向配对和“企业+高校”双导师项目合作,实现事业留人,并推动“长安技谷”建设取得新突破。
文字:记者 李华文、袁健鸿、罗淳
图片:麦伟强、占有兵、麦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