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内,叠放、压合芯板的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里,每天都有数百种高精度、高密度、高品质的PCB在智能车间的流水线上完成批量生产,然后从东莞出发,走向全球各地。

而在东莞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的停车坪上,数百辆崭新半挂车整装待发出口泰国。该公司是中集车辆集团旗下旗舰型数字化工厂,“今年前两个月,我们出口东盟的货值达到了3528万元,同比增长了137%。”企业关务负责人李明川的话语,折射出东莞外贸逆势突围的强劲动能。
在安杰玩具(东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裁剪、缝制、装配、填充等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数万个精致可爱的毛绒玩具从这里“诞生”。“今年市场迎来开门红,前两个月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5.6%,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份。”企业总监伍从伦对记者说。
据黄埔海关统计,2025年前两月东莞进出口总值2283.8亿元,同比增长21.7%。值得提出的是,东莞外贸跑赢了大盘——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1.3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0.8%,同期全国下降1.2%。
在全国全省外贸负增长的背景下,东莞在复杂外贸环境中交出亮眼答卷,原因是什么?其韧性源于四大核心优势的协同发力:
一是市场开拓精准化,分散贸易风险。东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57.4%,占外贸总值18.6%,成功对冲传统市场波动。同期对美出口增长12.2%,对欧盟、日韩增速均超15%,多元市场的稳定增长,形成“7大贸易伙伴贡献75%份额”的稳健格局,有效化解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二是民企创新主体化,激活内生动力。民营经济以1461亿元的进出口值、34.2%的增速,贡献全市64%的外贸额,展现出强劲活力,彰显主力担当,强势拉动整体增长。从出口产品类别来看,创新驱动锻造了东莞外贸的核心优势。今年前2个月,东莞市出口集成电路、电工器材、电脑及其零部件、手机货值同比分别增长3.1%、15.5%、16.1%、56.3%。同期,家电出口货值增长12.9%;纺织纱线出口货值增长10.2%。
三是贸易结构高级化,提升抗压能力。一般贸易占比突破50%大关且增速达38.6%,标志着自主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加工贸易稳增3.8%,保税物流增长13.3%,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形成互补,形成多元业态互补格局。
四是服务效能最优化,强化制度保障。为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黄埔海关持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措施,指导企业用好RCEP等政策红利拓展市场,帮助企业做好技贸应对,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这种“市场多元布局+民企创新驱动+结构持续升级+政务精准护航”的四维协同模式,使东莞在全球贸易承压背景下,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表示,东莞外贸前2月的逆势突围,无疑为其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新动能的持续培育和发展,东莞的外贸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推动其外贸事业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发展。同时,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将为东莞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