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漫看 | 让盲盒经济不盲目
东莞+ 2025-03-18 09:12:43

漫画/郑伟华

新闻:据央广网新闻报道,继“盲盒”之后,“盲卡”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各大直播平台上,“直播间拆卡”以刺激的互动玩法迅速收割大批消费者,其中也不乏未成年人。不少观众被未知感所吸引,纷纷下单购买。因为开出了稀有卡牌不仅能收藏,还能卖钱。一张稀有卡牌甚至能卖出几千至上万元。伴随拆卡直播间的火热,一些消费陷阱也随之出现,盲卡乱象层出不穷。

评论:盲卡是基于小马宝莉等热门IP衍生出的一种卡牌游戏。这种新兴消费产品正借助直播拆卡的形式,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掀起热潮。卡牌商家通过设置不同卡牌的稀有度,巧妙地激发了学生“以小博大”的心理。同时,卡牌游戏本身具有收集、交换、对战等玩法,满足了孩子们的社交需求和竞争心理。在校园里,拥有一套稀有卡牌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社交地位”,这也促使孩子们不断购买卡包,试图抽中心仪的卡片。

当下,小马宝莉卡牌的热销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卡牌定价过高,普通卡包售价动辄几十元,而稀有卡牌更是被炒到数百元,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另一方面,部分孩子对收集卡牌痴迷不已,甚至在同学间形成攀比之风,这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将卡牌与盲盒、抽奖等机制捆绑,这种做法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消费冲动,也使他们沉迷其中的风险大幅增加。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6月8日印发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相关要求,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同时,盲盒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面对小马宝莉卡牌带来的挑战,家长、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守护他们的童年。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孩子理性看待卡牌游戏,避免盲目攀比。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纠正沉迷苗头。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卡牌市场的监管,打击哄抬价格、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作为热门IP,小马宝莉是很多孩子童年的温暖回忆,卡牌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应通过社会协同努力,让卡牌市场回归健康轨道,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文字:刘瀚擎 制图:郑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