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南城: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大学”
东莞+ 2025-03-14 12:16:23

“瞧,这是我亲自剪的!”走进东莞市南城街道鸿福社区孙姨的家,一张张以“福”字为主题的剪纸,把房间装扮得温馨美满。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孙姨创作了一系列剪纸作品,并将这些剪纸送给亲友,传递快乐和祝福。

从最初的“零基础”,到如今能完成复杂的剪纸作品,孙姨越活越精彩的人生,是南城持续发挥“篁溪学堂”终身教育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工作,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大学”的生动缩影。

打造“篁溪学堂”,探索多元教育融合发展新模式

退休后,孙姨一直想学习一门新技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偶然间看到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设了传统手工剪纸班,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没想到‘零基础’的我,一接触剪纸,就喜欢上了。”孙姨把剪纸当作自己的爱好,每天坚持练习,虚心向老师请教,还经常和学员们交流学习心得。她的剪纸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细节精致,既有传统剪纸的韵味,又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我的作品还多次在校园教室展出,并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孙姨满满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看到学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谢佳钰十分感慨,“让公益课程更加便民、惠民、利民,这说明我们持续开展的‘篁溪学堂’真的是办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

2017年起,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致力于打造“篁溪学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面向街道18个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培训活动,探索多元教育融合发展新模式。“篁溪学堂”采取“校区开课+送课进社区”培训方式,课程涵盖中国舞、瑜伽、太极拳、声乐、书法、烘焙、中式面点、艺术插花、美妆、摄影、智能手机应用、中医养生、科学育儿、应急救护等,为辖区居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精神大餐”。

数据显示,仅2024年,“篁溪学堂”累计开设公益培训课程86门,开展培训355场次,参训居民达15185人次。如今,“篁溪学堂”成为南城街道居民终身学习的网红打卡地,虎门、厚街、莞城、东城、万江等镇街的居民也慕名而来参与学习。

办好老年教育,丰富居民晚年生活

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将老年教育作为工作重点,通过调研需求、加强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优化课程设置等措施,全面提升学校老年教育服务水平。

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专门开设太极拳、书法、国画、葫芦丝、糕点制作、非洲鼓、艺术插花、声乐、舞蹈等老年教育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丰富街道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同时,为持续擦亮“篁溪学堂”品牌,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专门开设手机摄影、智能手机应用、手工剪纸、太极单剑等老年教育特色课程,重点新增老年人信息技术学习、非遗文化传承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课程内容,让老年人通过学习,融入信息化社会生活,同时感受学习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的“百千万·‘莞’一夏”活动中,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联合南城社卫、社区社工,先后在石鼓社区开展了老年人义诊、困难老人入户探访、中医理疗、中医养生讲座等老年教育主题活动,活动充分展现了石鼓社区老年教育服务水平,紧贴社区老年人生活实际,充分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与学习需求,赢得了社区老年人的高度好评。2024年,学校累计开展老年教育主题课程70门,培训287场次,受惠老年人超10629人次,街道老年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持续提升。

创新探索,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全民终身学习是一项长期事业,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为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打通终身学习的“最后一公里”,“学习,让生活更幸福”理念深入人心,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环境正在形成。

“学习手机摄影不仅让我掌握了新技能,更让我学会了用心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作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薛女士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自从参加了手机摄影班,学会了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她拍摄的家人照片、社区风景、街头趣事等,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她还将自己的摄影作品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众多亲朋好友的点赞和评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篁溪学堂”不仅在南城享有盛誉,更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2022年,“篁溪学堂”获评广东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终身教育品牌项目”;2023年,“篁溪学堂”开设的“手机摄影”课程,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县域社区教育品牌课程”,并在国家社区终身学习网站、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上展示共享。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学习,步入新时代,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是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谢佳钰表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终身学习需求愈加旺盛。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学校将继续坚守“根植本土,惠泽社群”办学愿景,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每一项服务都能精准对接居民的学习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机会,让终身学习成为每个居民的生活方式,让终身教育成为每个居民的幸福源泉,助力全市建设学习型社会。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