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科普掀起校园生态热,千名学子探秘乡土植物密码
东莞+ 2025-03-13 21:44:38

为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培养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近日,东莞市“三棵树”乡土植物培育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在莞城步步高小学启动。作为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活动以“‘植’此青绿,共‘树’未来”为主题,通过“专家领学+项目实践+长效研究”的创新模式,吸引逾千名学生参与,共同开启充满趣味与探索的生态探究之旅。

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东莞市莞城步步高小学主办、东莞市林学会协办,特别邀请市林科所副所长刘颂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曹洪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叶劲枫、东莞市初中生物学科带头人罗彩珍等组成专家团队,带来多场精彩的专题科普讲座。

刘颂颂在《绿美校园小园丁之幼苗“搬家”》实践中,将幼苗移植课堂搬进校园绿地,通过现场示范揭示植物生长奥秘;叶劲枫带来《东莞市“三棵树”特色乡土植物培育要点》,指导学生用PH试纸检测水样酸碱度,将植物培育要点转化为可操作的养护指南;曹洪麟运用多媒体展示东莞地区独特的乡土植物识别方法,带领学生解码本土植物的生态密码;罗彩珍老师则通过互动问答,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度思考。

活动创新设计分龄实践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差异化科普实践项目。一年级学生化身“多肉设计师”,用废旧材料制作创意标签;二年级同学开展“垃圾变宝魔法营”,将酸奶盒改造成艺术花盆;三年级同学通过“魔法堆肥土壤改良”实验,掌握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四年级同学在“小农夫雅趣园”亲手将精心培育的幼苗完成移栽;五年级同学则在专家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东莞常见乡土植物的培育知识。

在“大手牵小手”植树环节中,校长黄善厚带领师生栽植红花油茶树苗。从挖坑培土到浇灌养护,学生们各司其职,在协作中领悟“十年树木”的生态真谛。副校长叶淑贞阐释课程设计理念,“我们选择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乡土植物,通过持续性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生态研究思维。”

活动延伸至主题班会“小农夫故事会”,学生们纷纷站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心得体会。六年级学生代表在国旗下的演讲引发共鸣:“种树不仅是美化环境,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环保不是口号,而是像树木生长一样需要持续付出。”

文字:周子怡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