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构建传统文化精神链接,展示新时代“她力量”!2025“莞爱人才”之岭南四时春禅茶雅集在可园举行
东莞+ 2025-03-09 22:10:57

3月8日,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由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2025“莞爱人才”之“岭南四时春·静绽芳华禅茶雅集”活动在可园兰圃举行。主办方特邀了来自各行各业持有优才卡的女性雅集可园,以“她时代·东方韵”为精神内核,通过茶道文化与岭南园林的空间对话,构建新时代女性与传统文化的精神链接。

可园博物馆副馆长秦文萍介绍,文化雅集是可园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形式。早在一百多年前,可园园主张敬修邀请岭南画派先师居巢、居廉,以及诗人张维屏、篆刻家徐三庚等文人墨客在这里赏花吟诗作画,使可园极一时岭南人文之盛,成就可园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一的美名,更使可园成为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一百多年后,东莞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成就全国第15个“双万”城市荣誉。在当前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东莞吹响了“是人才,进莞来”的引才号角,吸引了众多高端人才来到东莞安家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参与活动的持有优才卡的“女神”们正是其中的代表。

秦文萍表示,作为东莞重要文化IP的可园也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为了深入挖掘东莞这座岭南古邑的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可园博物馆特别推出了专为高层次人才精心打造的“岭南四时春”系列雅集活动,既是践行我市“是人才,进莞来”的文化举措,也希望让来自各个行业的优才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慢脚步,放松身心,在可园深度体验莞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切身感受东莞历史文化名城的温度与活力。

当天的活动现场上,不仅有禅茶茶会活动,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等仪式流程,让参会“女神”以茶席为镜鉴,展现女性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历史角色;以禅茶文化为桥梁,探讨当代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自我觉知与文化担当。同时还有茶道、花道、古筝,以及分享交流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轻松惬意的交流,搭建起文化学习、业务交流的平台,促进彼此共同成长。

老家在河南的黄滢冰是2013年来莞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来莞十多年,她能深刻感受到东莞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特别是2017年以来,更是加强了对人才“引育留”,不仅市人社局、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推出了“人才周”等丰富的专业性活动,在许多大型文化活动中也会邀请各界人才参加;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群团组织也常有“她力量”培训等活动,在服务、民生、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提供了许多学习交流和提升的平台,让当代女性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成绩,以独立、自强、自信的形象和状态,真正撑起了半边天。

2021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袁倩冰是东莞莞城人,在外地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莞。“东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对人才,对女性都非常尊重和包容,特别是‘是人才,进莞来’推广以来,在文化、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便利和服务,让我们不仅能做好‘女儿’‘妈妈’这个角色,更能做好‘自己’,发挥自己的才华和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袁倩冰说,相对于上一辈的女性,当代的东莞女性更加独立和自信,特别是在职场上,也能如男性一样去挑战自我,去平等竞争,用自己的学识和力量,为家庭、社会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她力量”,这让她觉得非常满足和幸福。

“东莞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各界人才的支持和努力,特别是在女性顶起半边天的新时代下,包括参与活动的女性人才,用才华、智慧和当担,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绽放精彩,对东莞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不可代替的‘她力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汤丽华表示,一直以来,东莞市人社局、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育留”,通过相关政策和举措,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服务,不断提升在莞人才的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不断满足和丰富在莞人才的业余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在莞人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本次活动便是其中之一,旨在通过与可园博物馆的携手合作,利用“可园雅集”这个文化传统和文化品牌,推出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搭建富有文化特色的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在莞人才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更好地投身到东莞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高层次力量。

文字:沈汉炎 图片:李梦颖 视频:李梦颖 编辑: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