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兵团南疆航空医疗救援基地深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开展航空医疗救援调研活动。从航线试飞到重症转运模拟,这场“空中生命通道”的实战测试不仅考验“速度”,更聚焦“如何用空中优势赋能本地救治能力”,为南疆急危重症患者打造“立体化生命防线”。

此次演练模拟真实急救场景,从阿拉尔市到图木舒克市,飞行距离约260公里,飞行高度控制在300米左右。通过低空试飞,专家团队精准定位航线地标、停机坪位置,全程仅用时70分钟,为后续紧急救援积累了宝贵数据。
“航空救援的核心,是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限制!未来若遇突发情况,这条航线将成为危重患者的‘生命直通车’,让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的专业医疗技术与优质的航空救援资源相结合,让危急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航空医疗转运和救治服务。”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远起表示。
此次演练突破传统转运模式,将航空救援与本院医疗技术深度捆绑,在新疆广袤的地域环境下,能大幅缩短救治时间:
多发伤紧急救治:“空中120”服务配备了2名机组人员和2名医护人员,包括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能够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和生命体征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
舱内急救升级:配备应急侦查指挥设备、空中广播设备,还装载了呼吸机、除颤仪、吸引器、注射泵等7套医疗仪器,配套构件多达68类,确保重症患者“上机即入ICU”;
地空一体化响应:医院急诊团队与飞行机组建立“30秒接驳机制”,患者落地后直接进入绿色通道。
第三师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总医院党委书记尹颜新表示:“通过航空救援与医疗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三师地区的危重患者将享受‘一站式’高效转运服务。我们正全力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每个环节‘零延误’,为广大职工群众筑牢生命防线!”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雷表示:“航空救援基地的辐射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反复测试航线、优化流程,南疆各师市将形成‘1小时急救圈’,让更多群众受益!”
据介绍,2024年12月,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与广东医科大学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揭牌,双方坚持“校地共建、管办分开”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营,优化援建资源配置机制体制,实施新型临床科室建设管理模式,实施人才引培计划,加大对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的人才引进培育、招聘培养,逐步壮大建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医疗人才队伍,推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