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莞两会 | 东莞距离“无障碍”还有多远?代表委员这样说……
东莞+ 2025-02-27 20:14:11

莞邑春深,万象更新。在2025年的东莞市两会上,“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从校园融合到城市交通,从残特奥会筹备到民生服务,如何让城市“无碍有爱”,让每一位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的重要议题。

政策先行,无障碍建设迈入“快车道”

近年来,东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东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方案》为纲领,谋划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全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22年,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打造全市首个政务“无障碍服务示范岗”。2023年,市政府将“校园融合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对33所融合教育推广幼儿园和33所特教班小学实施无障碍改造,为残障学生打造精细化、人性化的学习环境。2024年,市残联牵头成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队伍已走进火车站、公园、公共文化场馆等场所督导,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

校园无障碍改造

然而,随着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的临近,东莞作为承办城市之一,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农工党市委会在《关于在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筹备期间,加强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中指出,当前东莞无障碍环境建设仍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交通出行困难”“无障碍客房短缺”等短板,亟需以残特奥会为契机,推动城市服务全面升级。

代表委员建言:

从“硬件”到“人文”,让无碍更有爱

市人大代表李婷,作为一家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的发起人,始终心系特殊儿童群体。她在《关于加快东莞无障碍校园建设的建议》中提出,硬件设施建设需精准施策。“首先要全面排查全市中小学校园无障碍设施现状,建立改造档案;新建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既有学校结合年度计划逐步升级。”李婷认为,硬件改造需与人文关怀并重,“要构建特殊儿童信息库,开发无障碍信息平台,同时开展普特融合教育,营造包容友善的校园氛围。”

针对残特奥会期间的无障碍需求,农工党市委会提出三项核心建议:一是明确具有执法权的单位为无障碍建设牵头单位,形成“全周期管理”机制;二是加强执法检查,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对交通枢纽、商场、酒店等场所全面督导;三是加快增设无障碍公交、改造盲道、增加无障碍客房等,并完善无障碍地图服务。“残特奥会不仅是赛事,更是东莞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农工党市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残联组织开展无障碍督导员培训

方寸之间见民生,细微之处显温度。令人欣慰的是,代表委员的建议,已提前落实在了各政府部门的行动中。从去年12月开始,东莞陆续推出了“无障碍网约专车”“无障碍运动文化(东体)展厅”等,其中,无障碍运动文化(东体)展厅是全国首个全面展示无障碍运动文化的主题展厅,还能提供运动康复志愿服务,充分展现了东莞的城市温度和文明底色。接下来,市残联还将持续广泛宣传无障碍知识理念,不定期组织开展重点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体验督导活动,呼吁推动公共场所配齐配全无障碍设施,让有需要的人群都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文字:张雨倩 图片:张雨倩 市残联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