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沿着人民法院的目光望去
东莞+ 2025-02-27 13:33:09

2月26日,在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小飞代表东莞中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会场内外,代表委员和全市人民的目光聚焦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字里行间读出全市两级法院取得的新成绩,感受到司法的力量和温度,看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法治东莞建设的生动图景。

今天,我们尝试转换视角,透过报告,沿着人民法院的目光望去。

聚焦“国之大者”,履职尽责服务大局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终聚焦“国之大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惩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犯罪、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向往……毫无疑问是过去一年“国之大者”的突出内容。东莞两级法院筑牢底线思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扛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政治责任,促推社会稳定,维护百姓安宁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东莞建设。严惩重大恶性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审结故意杀人、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697件,判处罪犯740人。坚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严厉打击“杀猪盘”“投资理财”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力配合打击缅北电诈专项行动,审结涉电诈及关联犯罪案件2884件,守护群众“钱袋子”安全。持续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严厉打击洗钱、集资诈骗等破坏金融秩序犯罪。深入开展“执行质效巩固提升年”专项行动,执结案件6.94万件,执行到位136.47 亿元,结案平均用时 44.2天,同比缩短32.38天。完善执行款发放机制,“判后督促‘码’上缴款机制”入选“全国法院优秀执行创新机制”。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一宗宗有力度的裁判表明:东莞法院从来都与全国大局同频。

东莞第一法院法官到某智能装备公司现场走访

聚焦“市之大计”,护航东莞高质量发展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终聚焦“市之大计”。助企安商、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百千万工程……毫无疑问都是过去一年东莞法院聚焦“市之大计”的“关键词”。东莞是人口大市、工业大市、制造业城市、民营经济大市,超千万人口和22万家制造业企业体量,为这座城市“拔节生长” 提供澎湃动力。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东莞法院将护航高质量发展置于首要位置,矢志不渝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法治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中的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做实依法平等保护,审结商事案件8.95万件,诉讼标的金额466.52亿元,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同比缩短42.8天。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拯救和出清功能,审结破产案件800件,为11家仍有市场潜力的高负债企业实现快速重整、和解。深化“执破融合”,推动建立破产重整投融资支持机制,为有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以光华医院破产重整成功为原型的微电影《救治》获人民日报转发,彰显东莞营商软实力。做优善意文明执行,出台《关于执行案件中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工作指引》,实施分类处置、活封活扣,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光华医院破产重整成功

东莞法院深入践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对科研人员和科创成果司法保护,加大商标权、著作权保护力度,严惩恶意攀附、假冒“农夫山泉”“联塑”等驰名品牌的商标侵权行为。帮助金融机构准确判断企业诉讼风险与资信情况,助力17家科创企业成功申报“科技成果转化贷”超亿元。东莞法院护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1609件,成功执结威远岛土地使用权腾退案件,助力大湾区大学建设提速,成立全省首家“外商企业司法服务站”,发布涉外涉港澳台重点制造业企业商事审判白皮书,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东莞法院以头号力度保障“头号工程”,2案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十大典型案例。因案施策,一揽子化解租地建房系列纠纷,为多个镇街打造现代化高品质产业园区贡献司法力量。

聚焦“民之大事”,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终聚焦“民之大事”。强化民生福祉保障、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毫无疑问是过去一年“民之大事”的法治关切。

冬日暖“薪”治理欠薪专项行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如我在诉,念兹在兹。东莞法院集中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为1.3万名劳动者追回欠薪4.1亿元。依法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打击假借招工欺诈应聘者贷款买车租车乱象。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护,审结婚姻、继承、抚养、赡养等案件2504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22份,人身安全保护令25份。深入开展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教育引导青少年遵纪守法。以司法建议敦促游戏公司对未成年人付费网游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东莞法院坚持以公正裁判引领社会风尚,“女职工哺乳期内被辞退案”为女性劳动者撑起法治“保护伞”;“恋爱合约案”倡导维护公序良俗、谨防“恋爱保险”陷阱;“邻里拆墙案”大力弘扬“和为贵”风尚,“惩罚酒驾顶包案”再次教育市民“开车不喝酒,顶包赖不掉”。翻阅法院工作报告,“小案件”讲述“大道理”,让司法裁判既坚决捍卫社会公序良俗,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春风化雨,传递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大公约数”。

沿着人民法院的目光望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是法治东莞建设之“核”,服务大局、为民司法始终是东莞两级法院担好职责使命之“道”,深化改革创新始终是新时代新征程东莞两级法院现代化建设之“力”。

2025年,东莞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和市委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

文字:首席记者 李金健 图片:郑家雄 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