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莞两会 | 市人大代表陈洁敏:聚焦生态与经济双赢,持续推进绿美东莞建设
东莞+ 2025-02-26 18:51:09

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在即,2月26日下午,市人大代表、莞城街道审计工作负责人陈洁敏带着一份详实的建议走进了会场。今年是她连续第4次参加东莞两会,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过去一年,她跟随莞城人大办开展深入推进绿美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审查等方面的实地调研和工作,为家乡发展提供了多个宝贵意见。

“绿美建设不仅是生态工程,更是民生工程、经济工程。”陈洁敏表示,今年她的建议聚焦“持续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希望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深度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从而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了解,近年来,东莞先后出台了《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东莞市绿美城乡建设行动方案》等多个方案助力绿美东莞建设,陈洁敏认为,应该多层面引导和助力绿美建设规范高效实施,不断推动城市面貌和城市品质提升。因此,她建议,可以从增绿扩量、改绿提质、护绿促兴、用绿增效等方面精准发力。

东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4.26%,但城乡绿化仍存在不均衡问题。陈洁敏建议,以道滘镇大岭丫村为标杆,推广“美丽庭院”建设标准,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水边路边种植花草树木,盘活闲置庭院发展“庭院经济”。同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组建各镇村“美丽庭院指导团”,引导大学生、返乡青年利用闲置资源创业,推动村庄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绿美生态建设落脚在绿、指向在美、关键在护绿。”在护绿促兴方面,陈洁敏提出,将绿化养护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到人,并将绿化管护与村容整治结合,杜绝“重栽轻管”现象。针对部分区域存在的树木过度修剪、破坏景观等问题,她呼吁加强专业化监管,规范修剪标准,严惩毁绿行为。

如何让绿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陈洁敏建议,将生态项目融入“百千万工程”,例如改造老旧公园、建设生态廊道,既可以提升环境质量,又能为文旅产业提供载体。此外,还可以通过“串珠成链”等方式把绿美资源与文化资源、景点资源、红色资源、古树资源等结合起来,在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引进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乡村绿化项目、乡村振兴项目等工作中,实现生态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双赢。

文字:张雨倩 图片:陈帆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