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朱海鹏:强化医护人员支持保障,为健康东莞提供人才支撑
东莞+ 2025-02-26 13:34:48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我国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焦虑、抑郁及偏执等心理问题呈现出高发态势。2022年,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301医院副院长范利调研发现,高达28%的医护人员饱受焦虑与烦躁情绪困扰,12%的医护人员更是患有抑郁症。”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市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朱海鹏提交了《强化医护人员支持保障,为健康东莞提供可持续人才支撑的建议》。

朱海鹏介绍,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强度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挑战。医护人员长期置身于高负荷工作环境,频繁应对紧急医疗状况、处理复杂病例,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外科、急诊、儿科等高风险科室;二是医患关系紧张与自身权益保护挑战。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权益关注度提升,医患矛盾日益凸显,甚至有一些患者或其家属因对医疗结果不满而采取过激行为。此外,医护人员还面临着医疗政策改革与职业发展压力、医学技术更新与终身学习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东莞全市医疗机构接诊量超6000万人次,他认为,与高负荷的工作量相比,医护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加强对医护群体心理健康关注与干预,应成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因此,他建议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东莞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关怀与支持体系,提升其幸福感和职业满足感,进而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是建立健全身心健康监测与干预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与评估,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医护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与辅导。设立寒暑假托幼及课后托管服务,为医护人员子女提供托管服务,减轻其家庭负担。

二是健全医患纠纷调解机制,完善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工作机制,提供公正、高效的纠纷解决平台,降低医护人员投诉与诉讼风险;严惩伤医杀医违法犯罪,增加伤医杀医行为的违法成本,保障医护人员人身安全;是推广和普及医务人员人身意外险及医疗责任险,让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此外,他还建议加强政策培训,完善医护人员职业发展路径;构建全方位学习支持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社会认可度与职业荣誉感。

文字:李广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