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珠江三角洲东岸之城,以现代之姿吸睛,更因深厚底蕴、丰富非遗闻名。其非遗如明珠,嵌于历史长河,熠熠生辉。它们承载着东莞人的往昔记忆与真挚情感。且让我们一同走进东莞非遗天地,探寻瑰宝,聆听背后的动人余音。
东莞千角灯——千古一灯的传奇
东莞千角灯,莞邑独有的传统工艺瑰宝,属花灯之一种。其肇始于宋代,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如今仅存三盏。千角灯,因千角得名,角角缀花。灯体由立体三角精妙组合,灯顶彩龙为骨,八角外展,24条绣带悬垂。点亮时,光影婆娑,如神女赐福。制作千角灯,用料、工艺皆讲究,匠人需通剪纸、刺绣等多技艺,即便多人协作,也需数月。粤语中,“千角灯”谐音“千个丁”,寓意人丁兴旺。
东莞千角灯,以竹为骨,纸绢为衣,灯影摇曳间千角攒聚,这是非遗瑰宝,凝岁月匠心,绽莞邑古韵,静候君赏。
莞香制作技艺——沉香中的珍品
莞香制作技艺,是东莞代表性的地方珍宝,所产莞香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沉香中的珍品。2014 年,莞香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与多领域交融,形成独特香文化。莞香树四五年可开香门,经微生物、真菌作用及匠人参与,短则两三年,长则数十年结香。需耐心坚守,于喧嚣中沉淀,方可收获。采香时,清雅木香混着草香,似入古林。而后经理香、拣香、窨香等工序成香。
东莞制香,选料遵古,揉搓间雅韵生香。莞香,见证历史、传承文化,非遗技艺凝匠心,于香烟中述莞邑风情。
樟木头舞麒麟——客家文化的传承
樟木头舞麒麟,是东莞樟木头镇独特的客家传统舞蹈。其自明末清初由客家人从北方带来,至今已历四百五十余载。舞动时,两人配合默契,将麒麟喜、怒等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麒麟头样式多样,有白鸽狮等。麒麟舞称“武”麒麟,造型独特,异于舞狮、舞龙。逢年过节,人们舞之迎祥纳福,祈愿风调雨顺。
樟木头舞麒麟,麒麟腾跃,鼓点激昂。传统技艺放光彩,载莞邑祈愿,传民俗风情,邀君共赏。
东莞非遗,是岁月精心雕琢的宝藏,是莞邑大地的深情吟唱。它们于时光中沉淀,在传承中焕新。每一项非遗,都是独一无二的符号,凝聚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愿你走进东莞非遗,感受其魅力,让这些璀璨星光,在新时代中继续熠熠生辉。
作者:东莞市大朗启明星初级中学 初二 5班 匡韦怡;指导老师:梁格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