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雨落,催起层层涟漪;灯花响,泛起浅浅星光。
东江支流的河面上漂浮着一盏纸船灯,船身绘着红艳艳的木棉花,船头立着只憨态可掬的麒麟。我蹲在青石板码头上,看着这盏即将启程的小船,突然想起三年前在莞城老祠堂初见千角灯的那个雨夜。
那天雨水顺着祠堂的飞檐连成珠帘,年过八旬的张师傅正站在八仙桌前扎骨架。上千根竹篾在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中翻飞,像被施了魔法般渐次舒展。我看他的额角泛出了汗星,眼神人盯紧手里的动作。
"九百九十九个角,是给凡人留的余地。"老人说话时,手中的刻刀在竹节上划出细密的纹路,"最后一个角要等正月十五添上,就像人生总要留点念想。"
可凡人想在天地间觅出余地,存下念想,又何谈容易。
千角灯的制作要经历七十二道工序。我见过张师傅用牙齿咬住丝线固定竹架,见过他凌晨三点蹲在院子里观察竹篾的湿度。最令人惊叹的是糊灯环节,二十四幅《红楼梦》故事在薄如蝉翼的素纱上渐次浮现,张师傅握着鼠须笔补完黛玉衣襟最后一褶时,晨光正爬上祠堂的雕花木窗。
去年元宵节,千角灯在人民公园亮起。当第一千个竹角被郑重挂上时,整座灯架忽然流动起来,二十四层灯影在夜风中摇曳生姿。我忽然明白,那些被竹刺扎出的血珠、被灯火熏黄的手指,都在这一刻化作照亮千年的星光。
如今站在码头,看着载满祈愿的纸船顺流而下,我终于懂得千角灯为何能燃烧千年。它不只是精妙的竹艺,更是匠人们把时光熬成金箔的坚持。那些看似笨拙的手工痕迹,恰是机器永远无法复制的温度。当最后一盏纸船消失在河道转角,对岸新落成的科技馆正亮起炫目的激光秀,但我知道,有些光注定要用手掌的温度来守护。
千角灯的光影里,藏着我们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密码。九百九十九个竹角讲述着谦逊的智慧,二十四幅彩绘流转着永恒的诗意。这盏灯就像东江的支流,看似细小,却汇入了五千年文明的江河。当现代社会的浪潮扑面而来,我们更要守护这些温暖的火种,让它们继续照亮未来的长路。
千角灯花落,而传承的路漫漫。愿你我在这凡人的一方天地,点起这千角灯,点亮这份来自东莞的星光。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实验中学 初三 12班 钟晴;指导老师:王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