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 东莞市常平中心小学 叶欧萌《点亮非遗灯火,承续莞邑之光》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21 18:22:40

“万朵金莲开陆地,六街灯火闹儿童。”今天是我期盼已久的元宵节,我满心期待着晚上的老街灯会。这不,天还没黑我就跟着姐姐来到了古镇。走进古街宛如进入了灯的海洋,古街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街中心的“庞然大物”,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千脚灯”?

就在此时,解说员的话音响起:“同学们,这就是东莞特有的千角灯。千角灯做工非常考究,每十年制作一次,每次制作需耗时十月之久。它由八条立体彩龙骨架和圆形大宝顶构成。灯上每一格双面都绘有山水、花卉、人物等图画。

“灯挂部分是安放灯的主要地方,一共有八条,灯挂由下至上安放油灯,长度和灯体相当,要保证整个灯要有一千盏以上。灯尾部分在灯体的最下方,和灯顶相对应,把灯体收合成为一盖完整的千角灯......”想来小小一个千角灯,却扎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背后的故事让解说员说了足足有半个小时之久。

我端详着这盏比我还要高的灯,它真像一座闪闪发光的小塔,每一层都有好多精致的小角,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芒。正当我看得入神时,旁边有位老师突然问:“有没有同学想试试做一个小千角灯?”我立刻把手举得高高的,心砰砰直跳。

在手工体验区,我领到了一套材料:细细的竹条、彩纸、浆糊和画笔。我的手有点发抖,竹条在我手里总是不听使唤。“要轻轻用力,像这样慢慢把竹条弯成弧形。”老师握住我的手耐心教导。我试了好几次,才终于做出了第一个角。

最难的是糊纸。彩纸又薄又软,一不小心就会撕破。我屏住呼吸,用毛笔蘸了一点浆糊,小心翼翼地涂抹在竹条上。纸一贴上去就皱了起来,我急得直冒汗。“别着急,慢慢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成功地糊好了第一片纸。

历经两个小时后,我的小千角灯终于完成了!虽然只有八个角,歪歪扭扭的,但这是我亲手做的第一盏花灯。我把它举起来,阳光透过彩纸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影,美极了。

回家的路上,我紧紧抱着我的小千角灯。在千角灯略带暖意的光芒下,我恍惚间觉得陌生又熟悉——作为一名新莞人,我虽不是“土生”,却称得上“土长”,随着对莞邑文化的深入了解,也越发热爱东莞这片土地。东莞作为一座新兴城市,以“海纳百川”之姿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正应了那句“千角灯寓意人丁兴旺,干花本同树,干角本同根”!

作者:东莞市常平中心小学 五年级 8班 叶欧萌;指导老师:黄慈恩

编辑:冯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