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下,提起东莞,人们或许会想到“打螺丝”,流水线上昼夜轰鸣的机器、林立的厂房,或许回想起过去的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滴答的缝纫机,然而,这座城市早已撕下单一化的工业面具,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蜕变,在千年文脉的沉淀中舒展,更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向世人展现出一座“双面之城”的独特魅力。
东莞的科技深植与制造业的土壤,它是全球产业制造链的毛细血管,在东莞,你能创造一部智能手机百分之六十的零件一小时配齐的奇迹。但它的野心不至于此,从制造业开始,但不至于制造,向自主创新迈进,当华为的“欧洲小镇”在松山湖畔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倒映着天鹅游弋的湖光;当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超级显微镜”在东莞科学城点亮,吸引全球科学家破解材料密码;当OPPO、vivo的研发中心将“东莞设计”推向世界,这座城市正悄然从“代工车间”转型为“创新心脏”。
想起东莞,人们还会想到东莞那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岭南风韵造就了东莞,漫步可园,这座岭南四大名园之一,感受文人风雅,走进石排塘尾明清古村,青砖灰瓦镌刻着宗族聚落的百年沧桑。每年的端午龙舟竞赛,锣鼓喧天的比赛现场,喧嚣的人群。飞溅的浪花,龙舟上卖力挥桨的铁汉。
东莞的文化也不局限于历史,工农8号文创园,老粮仓在艺术的渲染下爆改成艺术空间,粮食的气味结合油画的辛辣。以上的种种,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东莞独有的文化魅力 。
来到东莞窜入鼻腔中的会是流水线外的烟火气,东莞的美食有着不一样的风采。
一碗烧鹅濑粉,鹅皮宛若琉璃,泛着油光,吸满汤汁的濑粉,一口下去,是独属于东莞人的满足。道滘裹蒸粽用七层粽叶捆扎,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与咸蛋黄在糯米中化开,一口咬下,咸香直抵灵魂,在一口仿若又有别样的风味。厚街的腊肠肉感鲜明,口味独特,拌上米饭,朴素的米饭也能吃得有滋有味。冼沙鱼丸必须用鲮鱼肉手打至起胶,弹牙到能“跳上桌”,才能造就独特的口感。
东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矛盾,既有现代化的工业,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是快节奏时代的参与者,却也可以慢下来陪同家人朋友喝上一顿早茶。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实验中学 初三 19班 高炜翔;指导老师:王晓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