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 清溪华晟外国语学校 龙思琪 《东莞晨昏》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20 17:49:21

 

清晨五点的石龙老巷还浸在薄雾里,竹筐与石板路相碰的脆响惊醒了檐角的风铃。卖菜阿婆的布鞋踩过被露水洇湿的麻石,皱纹里藏着三百年前挑盐工踩出的青苔纹路。

 

德和兴老茶馆的铜壶嘴吐着白汽,老板用竹夹拨弄着炭火,木桌上摆着还冒着热气的糯米糍。穿香云纱的阿伯们捧着青瓷杯,茶汤里浮沉着石龙灯笼仔的倒影。这种竹篾扎的纸灯笼,在东莞人家传了一代又一代。扎灯师傅的铺子藏在骑楼转角处,竹丝在布满老茧的指间游走,仿佛在编织月光。上元夜时,新嫁娘提着绘有并蒂莲的灯笼回门,烛火在红纱里轻轻摇晃,像是要把光阴也染成暖色。

 

松山湖的晨雾总比别处散得慢些。晨跑的人踩碎湖面零星的云影,白鹭掠过水杉林时惊落一串露珠。湖畔草坡上常有野餐的家庭,主妇们从藤篮里取出虎门膏蟹与道滘粽,孩子们追着蒲公英跑远,笑声惊醒了在荔枝树下打盹的野猫。暮春时节,木棉花絮随风飘到华为溪流背坡村的屋檐下,落在程序员们晾在窗台的格子衬衫上。

 

傍晚的石龙火车站总停着几辆老式凤凰自行车。穿校服的少年跨上车架,车铃叮当声里,铁轨尽头飘来腊味饭的香气。东莞的黄昏是砂锅里慢慢收汁的冼沙鱼丸,是寮步豆酱在油锅里爆开的咸香,是阿嬷用莞草编织团扇时哼的咸水歌。

 

华灯初上时,老城的红灯笼与松山湖的星子同时亮起。这座城把光阴酿成了荔枝酒,让千年莞香在霓虹里静静生长。

作者:东莞市清溪华晟外国语学校 初一 4班 龙思琪;指导老师:张孟琦

 

编辑:刘瀚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