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版图上闪闪发光。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这座城市—东莞,或许听了我的介绍后,你会爱上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
“让一让,让一让…”每当锣鼓声响起时,我就知道附近有醒狮看了。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走到楼下,两只漂亮的醒狮就在眼前,仿佛从神话中走出来。一只是红色的“关公狮”,上面画着火纹,有着细腻的白绒毛。另一只是黑色的“张飞狮”,上面画着龙凤纹,有着威风凛凛的黄绒毛。
舞狮的制作需要用到上等竹木、铁丝、砂纸、颜料等材料,进行“扎廊”、“贴纸”、“贴花”、“上漆”、“装饰”等工序制作而成,做工复杂,耗时许久,因此价格昂贵。两只狮子双眼炯炯有神,狮头上有着威武独特的犄角。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两只代表吉祥狮子随着鼓声有节奏的舞动,大家纷纷凑上前来,好不热闹!
“狮子”扎着马步,狮头高举在上,摇着头,宛如一只真正狮子,时不时眨眼睛。“狮尾”晃来晃去,将所有的霉运甩在身后,“狮子”灵巧的跳跃着,动作矫健而富有节奏感,随着鼓点加速或减缓。鼓声渐渐变小,众人拍手叫好,认同这项非遗文化的精彩,独特。
走进糖水店,我必点的美食便是糯叽叽,甜滋滋的糖不甩。糖不甩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就是没有馅儿的汤圆。只见老板将和好的面团搓成一个个小圆,与姜片一起放入水中煮熟,最后裹上糖浆,撒上花生碎,放上鸡蛋丝,一份美味的糖不甩就做好了。我夹起一颗糖不甩送进嘴里,焦糖的浓郁味立刻在我的嘴里散开,嚼动一下,糯糯的,被嚼碎的花生散发出阵阵香味。无味的糯米团子,加上浓郁的糖浆,综合成了香甜软糯的糖不甩。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对东莞是否有兴趣?我诚心推荐你来我的家乡—东莞,看一看!
作者:东莞市石龙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 8班 毛芯雅;指导老师:段玲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