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东莞市高埗镇人,我的家乡是一座兼具岭南水乡风情与现代发展活力的传统村落。它像一颗镶嵌在东江支流畔的明珠,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记忆,又以独特的美食文化闻名遐迩,下面我要将家乡的美食——保安围村扣肉介绍给大家。
古灶薪火传千年,扣肉飘香话乡愁。在我的村里,清晨总有一缕青烟在榕树梢头缠绵。这缕从百年老灶台升起的炊烟,是保安围扣肉跨越时光的请柬。当黑陶碗里琥珀色的酱汁浸润五花肉时,油亮的表皮泛起细密气泡,仿佛在诉说东江岸边的百年沧桑。村口的老店墙上,褪色的奖状上"光绪二十八年"的字迹,见证着这道乡宴主角在岁月长河中的永恒魅力。
刀尖翻飞显匠心,五味调和见功夫。保安围扣肉的制作是首流动的诗篇。清晨五点的肉案前,老师傅的刀尖在晨光中划出银弧,精选的五花肉被精准分割成"三指宽"的厚片。这道工序需练就"刀过不留痕"的绝技——既不能切断肉皮,又要让香料渗入肌理。八角、陈皮、南乳与本地蔗糖的邂逅,在柴火慢煨中化作琥珀色的琼浆。最绝的是"九蒸九晒"的古法,让肉皮在昼夜温差间自然形成蜂窝状结构。
红绸系碗寄深情,乡宴席开聚暖意。每逢假日、宴会,保安围扣肉便成了流动的菜肴。村中祠堂前,八仙桌次第排开,每桌中央必有一碗系着红绸的扣肉。去年中秋,香港归来的亲戚捧着扣肉老泪纵横:"这味道和五十年前老妈做的一模一样。"原来,乡愁是有形状的,是扣肉在碗中微微颤动的模样。
新火试烹传古味,巧思妙手谱新章。保安围的年轻一代正为传统注入新活力。"迷你扣肉粽",让百年味道装进了外卖盒;"扣肉雪糕"意外成为网红甜品,荔枝木熏香与奶香在舌尖跳起探戈。更令人惊喜的是作坊里,游客可以亲手调制专属酱料,将东莞的阳光、季风与时光封存在琉璃瓶中。老灶台旁新添的直播设备,正把肉香送往五湖四海。
齿颊留香知莞韵,此心安处是吾乡。有次学校活动,我带着保安围扣肉与同学们分享。当其它同学咬下第一口时,眼睛突然亮如星辰:“这便是高埗的特色风味之一”。如今每天放学,我会趴在老师傅窗前,看金黄油亮的扣肉在蒸汽中轻轻颤动,仿佛听见东莞这座制造业名城,正用最柔软的方式讲述着刚柔并济的城市哲学。
保安围的炊烟依旧袅袅,扣肉香气漫过骑楼老街,淌过现代厂房,最终化作东莞人的温暖印记。这碗传承百年的美味,正是这座城市的生动注脚,既有传统匠心的坚守,又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变与不变中,烹调出属于新时代的岭南风味。
作者:东莞市高埗镇东联小学 一年级 4班 吴沛杭 指导老师:熊转开,苏杏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