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动物屠宰检疫作为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的最后一道关卡,加强疫病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堂镇,有那么一些人,披星戴月,工作在“血雨腥风”的环境中,默默地保障上市肉产品的质量安全,他们就是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员。
一个月有一半时间在上夜班
■到了宰前检查,动物检疫员就要带着检疫工具进行“五岗十七刀”的同步检疫 通讯员 陈梓聪 摄
在中堂镇的生猪(牛羊)定点屠宰场,每天上午开始,就有不少运猪(牛羊)车前来。而这也是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员们忙碌一天的开始,早上7点前,他们就要赶赴现场,监督屠宰场对进场车辆进行一系列详细的入场检疫、查证验物之后,检疫合格方可入场。
冼劲源,是中堂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一名官方兽医,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相关工作已经10多年。此时,他穿着制服,戴着白手套,对抽取的猪尿进行检测,每批猪都要随机抽取6%以上进行检测,主要检测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俗称“瘦肉精”)。屠宰场每天2000多头(只)的屠宰量,工作量可想而知。
猪被屠宰前,要静养6小时以上。在此期间,官方兽医还需要定时巡栏,仔细观察生猪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确保即将宰杀的每一头生猪都是健康安全的。
■屠宰场在场内安装了监控,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动态监控 通讯员 陈梓聪 摄
屠宰场在场内安装了监控,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动态监控。到了宰前检查,动物检疫员就要带着检疫工具进行“五岗十七刀”的同步检疫。于是,冼劲源开始穿梭在一片“肉林”中,进行头蹄、内脏、胴体等同步检疫,查看是否产生病变、寄生虫等。同时,动监所的数字监控,会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动态监控。
每天往往从晚上8时开始,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全部完成检疫任务。之后还得及时做好当天各项工作环节的记录。一个月有一半时间都在上夜班,这些就是动物检疫员的工作常态。
“一头猪从进入屠宰场到最终端上餐桌,需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疫流程,包括符合检疫合格标准、申报检疫、宰前检疫、同步检疫,以及出具电子检疫合格证明等步骤。”冼劲源说。检疫合格的猪胴体,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方可进入市场售卖。
注重学习实践提升技术水平
2024年,冼劲源和同事陈东琪通过市选拔,代表东莞参加第六届广东省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总分第二名),冼劲源、陈东琪获全省个人二等奖, 冼劲源更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竞赛获得个人总分三等奖,还获得“鸡翅静脉采血”单项冠军,并被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这是对他们精湛技术和出色业务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们多年来扎根基层守护安全的最好回报。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让冼劲源在这个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始终不忘给自己“充电”,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他说,面对日益复杂的动物防疫检疫形势,应该不断学习,运用好相关法律法规,工作中才会更加科学规范、得心应手。
陈东琪对此也持同感。她表示,通过参加这次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竞赛,不仅仅学习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操水平,更加意识到团队合作和应急能力的重要性,这些经验和收获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开展未来的工作。
爱美、爱干净是女人的天性,作为基层检疫员,陈东琪却每天待在腥臭的屠宰环境现场给生猪做检疫,一干就是6年。她之前是从事食品类检测行业,动物类安全检测比食品类复杂得多。工作中她更加注重学习实践积累经验,2022年8月,陈东琪还自告奋勇,去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进行东西部人才交流协作工作,其间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派发宣传资料、现场宣讲等方式提高当地养殖户的农业知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和兽药的使用,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往数字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夜深人静,当人们酣睡之时,他们却风雨无阻踏上工作岗位,来到屠宰场开始紧张的工作。忍血腥、耐粪臭,是他们的工作环境;细检疫、保安全,是他们的工作日常。“已经闻习惯了。”冼劲源表示,家人都理解支持我的工作,虽然苦点累点,但是既然已经干了这行,就要好好干,守护好肉食品安全。
■冼劲源每天从晚上8时开始,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全部完成检疫任务 通讯员 陈梓聪 摄
在中堂,像冼劲源这样长年坚守检疫工作第一线的动物检疫人员有40多名。除了定点屠宰检疫外,到春、秋两季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节点,他们奔波于田间地头,忙碌于大街小巷,挨家挨户上门分别给畜禽、犬猫注射禽流感和狂犬病疫苗。
数字化时代,也给动物检疫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冼劲源表示,作为官方兽医,应该主动担当,认真学习研究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各种新技能,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全年无休的未来每一天,每一名动物检疫员都将继续围绕他们的初心使命,履行好岗位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保障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据悉,中堂生猪(牛羊)定点屠宰场为水乡片区唯一定点屠宰场,每年的生猪(牛羊)屠宰量过百万头,瘦肉精检测6万多份,血清学监测330份。为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在中堂镇委镇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中堂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联合屠宰场,多措并举,致力推动生猪屠宰的检疫工作往数字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源头保障方面,利用牧运通软件和运猪车的GPS定位系统,从源头上确保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对动物的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无纸化出证方面,采用东莞市动物产品无纸化出证系统,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也提高了食品流通的透明度。电子监控方面,实施全程电子摄像头监控,并配备自动识别和报警系统,为食品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数字喷码试点方面,探索实施生猪屠宰检疫数字喷码试点项目,施行“肉证一体”,通过溯源性来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产学研合作方面,与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以便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