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东莞+-中堂视窗 2025-02-20 11:47:56

2月12日,中堂镇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新中堂建设向纵深发展,为东莞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重任贡献中堂新力量。

会议观看了2024年度工作总结片,回顾过去一年中堂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绩,表彰一批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企业和先进村(社区)及部门单位,进一步树立典型、鼓舞士气,以勇挑重担、实干争先的精气神开启新年高质量发展征程。

■ 2月12日,中堂镇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通讯员 李沛钊 摄

中堂镇党委书记陈荣武指出,加快高质量发展是破解中堂发展瓶颈的有力之举和纵深推进新中堂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堂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富集的资源禀赋,利用好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有信心有底气抓好新一轮全镇高质量发展。

陈荣武强调,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要抢抓节后复工窗口期,加力提速项目建设、提振消费等工作,加速形成实物投资量,为一季度“开门红”提供有力支撑。要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会议对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赋能中堂高质量发展进行部署,要求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会议强调,要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实干精神,政企协同、上下联动、多方共进,推动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高效聚合,在绿色转型、产业升级、区域协调中闯出新路、干出实效,奋力谱写中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天,中堂高质量发展大会邀请企业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大会,并上台发言,他们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村(社区)、部门单位代表则围绕今年经济工作,更加高效地服务企业谈思路、讲举措。

数说中堂

2024年,中堂镇实现GDP162.1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69.7亿元,成功跻身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以及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之列。

中堂镇高质量发展举措

举措1

打造三大产业集群

产业兴则经济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堂镇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围绕市“8+8+4”产业布局,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提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充分用好中堂特有的电力、热气、超纯水、液态糖等工业优势,依托现有的规模产业,大力招引上下游产业链新动能项目,吸引更多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落户中堂,推动聚企成链、聚链成群,全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即省级造纸及纸制品、能源示范项目和绿色低碳食品三大产业集群。

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全镇现有各类规上工业企业26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9家,“专精特新”企业47家。依托天安、潢涌产业园等成熟产业载体,建设以技术支持、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融通等为主要功能的产业赋能体系,全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未来经济发展“主力军”。

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来培育,狠抓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

举措2

打造高标准产业综合载体

大产业需要大平台,中堂有规划面积超6200亩的北海现代化产业园区、天安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潢涌智造产业园等高品质低成本连片发展空间。

围绕新空间格局规划,加快推动全镇各类资源要素重组优化。提速推进北海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完成210亩拆除整备任务,加快配套道路和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分阶段谋划建设五个千亩产业园区,新增整备土地300亩。加快蕉利、下芦连片“工改工”项目,启动60亩先行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拓展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以空间大重塑牵引产业大变革。

举措3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制定中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结合“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挖掘整合串联美食、观光、休闲娱乐等资源,加强“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联通、高品质供给。

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结合文化强市“一镇一品”工作部署,深化龙舟文化品牌IP打造和宣推,打造中堂拳头文旅产品。用好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龙舟制作技艺和“中堂龙舟景”民俗活动,打造全年不间断的龙舟文化盛宴。

加快打造镇中心高品质商圈街区,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停车楼等4个项目,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打造夜市、美食街、创意集市等特色消费场景,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

举措4

惠企暖心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高效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落地协调联动体系,强化资源垂直整合和政策供给,以更专业的能力、更强大的合力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快速投产。

打好惠企服务组合拳。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主动靠前贴身贴心服务,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米”,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建立企业困难诉求台账,及时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进一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强化人才支撑。健全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制定重点人才引进目录,精准引进一批能力强、与高质量发展方向相契合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强化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支撑,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服务支持。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声音

将全方位、多层次地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供应链管理、人才建设、内部管理提升等多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继续开发一系列能适用于极端气候条件、性能稳定的高端智能特种灯具及能满足特定工业场景的高精度照明设备。目前在审专利超过20项,预计2025年新增专利35项。开展广泛而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活动,逐步提升公司自有品牌VENAS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东莞泛美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小云

华汇将坚定不移地走技术创新之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如比亚迪、万润新能、湖南运能等头部企业的合作,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华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天明

锚定全年25亿元固投任务目标,实施工业投资攻坚行动,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及增资扩产,力推建晖、金洲等技改项目一季度动工入库,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0亿元;力争全年社消零总额增长5%。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5%。

——中堂镇经济发展局局长吴淦斌

推动华汇新能源智能装备、信利康乐创城、新型健康糖、粤湾零碳、友华增资扩产二期、北海工业安置房、银豪增资扩产、典雅手机中框、振远智能装备等9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开工。推动天安、潢涌智造、远大、毅新庆江、广龙等5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投资建设。推动典雅真空镀膜、友华增资扩产、热电联产二期背压机组增容、铂格等4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投产,以新一轮产业投资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中堂镇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熊慧琪

在政府主导区内累计完成1060亩的基础上,确保年内基本完成1225亩的土地整备任务。联合投促中心力争全年引进1宗5亿元以上大项目,以及3家以上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的项目良性循环,为园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精心谋划好北海中心综合体建设,打造产居“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构建宜居宜业的新型产业社区。

——中堂镇北海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少豪

强力统筹各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中堂镇觉华路西升级改造工程等合计6.447公里工程项目的建设。2025年计划新增不少于1000个停车位;培育不少于3个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社区)。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中堂分局局长邓志超

建成“投、收、运、处”全链条体系;建立“环卫+巡检”联动机制。以美丽圩镇“七个一”工程为抓手,联动“百千万工程”打造优美城乡环境。持续推进觉华路“美丽示范主街”及“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建设。建成6个口袋公园。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查”“一键找城管”“黑点赋码”等创新做法,让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实现全域全面全方位提升。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中堂分局负责人潘柏禧

争取村组两级总资产突破2亿元,净资产达1.5亿元,年增长率保持5%以上;村组两级经营性纯收入突破2700万元,同比增长5%。力争第一季度建成“城中村”环境提升工程首开区,谋划二期规划设计,争取今年内动工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107国道东侧“工改工”项目,为企业增资扩产拓展空间。

——中堂镇蕉利村党委书记周容高

力争集体总资产突破1.8亿元,总收入突破2600万元,纯收入突破1400万元。全力推进供水厂旧址智能停车楼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规划7层共420个泊位。深化“社区管理+物业化运营”,推动形成“十分钟响应”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物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堂镇江南社区党委书记钟裕生

文字:李健武 通讯员 邱发平 图片:通讯员 李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