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城朝盛学校初中部 刘夏恋 《一座城的魅力》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20 11:20:35

一座城市的魅力,究竟源自何处?是千百年历史的深厚沉淀,檐梁下岁月长河的静静流淌;还是残垣断壁间沉睡的悠悠古韵,或是几行数字所展现的经济硬实力?其实,答案或许并不复杂。也许是一缕萦绕鼻尖的花香,一段口口相传的历史;又或是清晨的一杯早茶,一碟热气腾腾的肠粉,一屉松软可口的包子。真正让人眷恋不舍、心向往之的,是这座城市接纳千年历史与百年创新的兼收并蓄,是那弥漫在大街小巷、温暖人心的烟火情味。

江上风平浪静,岭南大地人杰地灵。东莞,静静伫立在云蒸霞蔚的岭南地带,这里潭水清澈,山林翠绿,芬芳的园林中藏着缕缕暗香。岭南氤氲的水汽,滋养出一丛丛秀美的常青树木,幽深的山谷与葱郁的树林,共同孕育了生生不息的莞邑文化。山深水静的绝美景致,源远流长的厚重历史,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铢积寸累,共同勾勒出一片蓬勃发展、充满魅力的东莞风貌。

千年历史,如梦如幻,吟诵古今,灿烂辉煌。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韵味之源,是其立足的根本。东莞,简称莞。追溯至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莞,蒲草也,东莞人多以作莞席为业,县因以为名,县在广州之东,故曰东莞,亦曰东官。”那时的东莞,不过是众多渔村和农村的聚落。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下达虎门销烟的命令,两百多万斤鸦片倾倒入池,在滚滚浓烟中,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华民族刚毅不屈的魂魄,以及反抗压迫的坚定决心。这一壮举,也凝练了东莞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蕴。清末之后,东莞逐渐成为中外往来的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与外界的频繁交流,塑造了东莞文化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社会风尚,同时也为科技创新开辟了核心通道。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1985年9月,东莞县改设为东莞市;1988年9月,东莞正式升格为地级市。城市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人文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在近现代的发展进程中,东莞从昔日的农田渔村,逐步蜕变成为今朝的工业大市、国际制造业之都。东莞的轻工业制造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东莞“智”造面向全球,涵盖领域广泛,受众众多,被誉为“世界工厂”,并且连续八年入选“新一线城市”。东莞今日的辉煌,并非仅仅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那一路的坎坷发展历程,才是托举它成为现代城市中耀眼之星的坚实奠基石。

每一种文化,都是镌刻在岁月深处的独特印记;文化积淀,更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之源、灵魂之根。东莞的传统建筑错落有致,岭南景致古韵悠长。漫步在城市之中,幽幽暗香浮动,白兰探出枝头,好似娇羞的少女半掩面容;啜饮半盏香茗,茶香在齿颊间留香,袅袅热气萦绕指尖。邂逅东莞,仿佛遇见一段穿越千年风霜的动人佳话,它携着沧海桑田的时光之曲,执起光阴流转的岁月之诗,缓缓向我们走来。凝望东莞,就如同轻抿一杯甘冽醇香的莞香茶,袅袅茶香中,混合着一草一木的清幽秀丽,一粥一饭的烟火人情,在唇齿间缭绕,在心田里浸润。

品味东莞,恰似翻阅一本古籍,书页虽已泛黄,却悉心收藏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又在新的篇章中,书写着当下的发展建设。拥抱传承,兴于创新,这,正是东莞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

 

作者:东城朝盛学校初中部 初二 2班 刘夏恋;指导老师: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