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东莞的小小推荐官,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想要向大家推荐一个,我深爱的地方。这个地方或许并不出名,或许并不宏大,但他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也一定能打动你的心。
东莞是一座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的地方,也是很值得我们到处游玩的地方。现在由我这个小小推荐官为大家推荐一下东莞市望牛墩镇这个不起眼的小镇。望牛墩位于东莞市西北部,这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织,沿河分布着21个村庄和1个居民社区。自古以水乡著称的望牛墩,是什么原因起了个如此有趣的地名呢相传,古时候这里原本是一片临海滩涂,水草茂盛,宜于捕鱼和放牧。先民们在这里结庐而居,男耕女织牧童短笛,利用天然的水草资源放牧牛羊,是当时常见的乡村景象。 而由于牧童放牧时,牛会经常钻入茂密的草丛中不见踪影,于是牧童只好一遍遍走上附近隆起的土墩翘首而望牛群。久而久之,牧童经典的动作被人们习惯地用来称呼这片地方。
关于望牛墩地名的起源,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与传统版对“望牛墩”朴素的注解不同,神话版的诠释为这片岭南水乡平添了一些“浪漫”和“灵性”。
相传在很久以前,牛郎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那天,王母娘娘暗中派出两名天兵天将化身为一大一两只老虎, 围追堵截牛郎乘坐的神牛,试图阻止牛郎与织女相会。 临危不惧的神牛力战猛虎,搏斗中不幸负伤,被迫四处奔跑下到凡间。神牛在途经一片茂盛水草的土墩时,直奔而入并从此不见踪影,紧追不舍的两只老虎无可奈何,只好日夜蹲守在土墩周围。后来,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成了今天东莞虎门的大小虎山,而神牛栖息过的地方演变成今天的“望牛墩”。
如今,在望牛墩镇政府附近,人们可以找到至今仍保留的那尊金牛塑像,似乎也印证了这里与牛结缘的地名内涵。
当地民间从古至今承继的“七夕”浪漫情结,使望牛墩成为广东地区闻名遐迩的“乞巧之乡”。
好啦!我这个小小推荐官的任务完成了,有空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来望牛墩游玩哦!!
作者:东莞市望牛墩镇新联小学 三年级 2班 魏旭航;指导老师:李依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