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清溪镇第二小学 徐思睿《清溪烟火间,刀麻切的客家情长》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20 07:50:06

在东莞清溪弯弯曲曲的老巷里,飘着一缕让我魂牵梦绕的香气,那是刀麻切特有的温暖味道。每当想起它,我的舌尖就会跳起欢快的舞蹈。

晨光熹微时,老街还蒙着薄纱般的雾气,那家青瓦木门的老店便"吱呀"一声醒了。店主陈伯伯像变魔术般支起竹竿,把红灯笼轻轻晃醒。我总爱趴在柜台看他揉面,面团在他古铜色的手掌间翻飞,发出"咚咚"的节奏声,仿佛在敲打清晨的鼓点。

制作刀麻切的关键是那鲜美的汤底。备好的排骨、香菇、虾米、鱿鱼等食材,放入油锅爆香,加水熬制浓汤,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散发出骨头特有的香味。排骨在沸水里翻跟头,香菇撑着褐色小伞浮沉,虾米像金甲将军在冲锋。陈伯伯撒芹菜沫的动作特别帅,手腕一抖,绿星星就纷纷扬扬落进汤里。这时,后厨飘来炸蒜末的焦香,我忍不住"咕咚"咽口水,声音大得让正在剥葱的阿嬷笑出了眼泪。最让我着迷的,是看面团变魔术。只见陈伯伯将面粉簌簌落在陶盆里,像初冬的第一场细雪。经过反复捶打、揉捏,当面团变成光滑的月亮似的,陈伯伯就会掀开蓝印花布,他的菜刀“刀麻”银光一闪,胖乎乎的面团就变成了细长的面条小精灵。这菜刀客家话叫做“刀麻”,因此这种面条也被叫做“刀麻切”。它们排着队跳进咕嘟冒泡的排骨汤里,整锅汤便唱起了鲜香的歌谣。

“小馋猫,你的特制版来喽!”陈伯伯总是给我多加两片粉嘟嘟的肉片。热气蒸得我眼镜起雾,可哪顾得上擦!先吸溜一口滑溜溜的刀麻切,排骨汤的醇厚立刻在舌尖绽开花朵。咬开肉片时,汤汁像小喷泉"滋"地涌出来,烫得我直哈气也不肯松口。这时再来片脆生生的青菜,就像春风拂过舌尖。

墙角的老座钟"当当"敲七下时,店里热闹得像赶集。穿校服的男孩狼吞虎咽,汤汁溅到红领巾上;戴老花镜的阿婆把肉片夹给孙子,自己只喝汤;扎羊角辫的小妹妹被烫得直吐舌头,像只慌张的小猫咪;白胡子爷爷们用客家话慢悠悠聊天,皱纹里都漾着笑意。阳光透过木窗棂,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和刀麻切的香气缠在一起。

如今我才明白,刀麻切里煮着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客家人代代相传的温情。那些清晨的揉面声、氤氲的热气、此起彼伏的笑语,都是清溪写给游子的明信片。亲爱的朋友,当你来到东莞,请一定尝尝这碗会讲故事的刀麻切,让客家阿公的温暖,萦绕于你的心间。

作者:东莞市清溪镇第二小学 五年级 4班 徐思睿;指导老师:张银珠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