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 戚谆浩 《灯笼里的年味-我与大朗的春节之约》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9 20:44:00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问我春节最温暖的地方在哪里,我一定会骄傲地告诉你——东莞大朗!在这里,年味像一串串红灯笼,挂满大街小巷;像一幅幅手写春联,流淌着墨香;更像一场场非遗表演,舞动着千年传承的故事。今天,让我这带你们走进大朗的春节画卷,感受这座小镇独有的温情与魅力。

第一幕:春联里的祝福,墨香浸润的团圆。腊月的风还带着丝丝寒意,但大朗碧桂园里悦里早已热闹非凡。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将“万福迎春”的祝福凝成一千多副春联。朱红色的宣纸上,“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笔锋苍劲有力。我和妈妈也挤在人群中,选了一副“家和万事兴”。回家的路上,春联的墨香混着街边年货摊的坚果香,仿佛连空气都染上了年味。

第二幕:花市与年货街,烟火气里的幸福。大朗的年货街是孩子们的乐园。大井头农贸市场的摊位前,糖环金黄酥脆,硬饼堆成小山。而蔡边花市更像一座五彩花园:蝴蝶兰像翩翩起舞的紫蝶,年桔挂满“金元宝”,银柳枝条上缀着绒球般的花苞。爸爸扛回一盆年桔,说这是“大吉大利”的象征。我偷偷摘下一颗小桔子,酸得皱起眉头,却听见爷爷的笑声在花丛中回荡。

第三幕:非遗活起来,传统与童趣的碰撞。最让我着迷的,是大朗杖头木偶戏。在“新春非遗墟市”上,木偶艺人手指轻动,孙悟空便挥舞金箍棒,唐僧的锦斓袈裟竟是用毛线编织的!原来,大朗的毛织工艺和非遗木偶“牵手”,让《西游记》角色从毛线里“跳”了出来。我和小伙伴挤在摊位前,学着操纵木偶的手杆,可木偶总是不听话地“打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爷爷说:“这些老手艺啊,就像年糕里的糖,甜了几百年呢!”

第四幕:社区里的年味,小手牵大手的温暖。长塘社区的“灵蛇献瑞”迎春活动,是我和小伙伴的“秘密基地”。跳蚤市场上,我用旧玩具换回一只会发光的灯笼;手工摊位前,全家一起剪窗花,爷爷教我折“金蛇盘福”,虽然剪得歪歪扭扭,但贴在窗上时,阳光透过红纸洒进来,像给地板绣了一朵花。傍晚,志愿者们挂起灯笼,微风轻拂,灯笼们摇头晃脑地说着悄悄话,整条街变成了一条流淌着光的河。

年味,是传承的温度。大朗的春节,是墨香与花香交织的诗,是木偶戏与毛线共舞的画,更是代代相传的温暖。当烟花在夜空绽开,照亮“东莞智造”的高楼与古老非遗的街巷,我忽然明白:年味从未走远,它藏在爷爷奶奶的故事里,在爸爸妈妈的年货里,也在我们剪出的每一张窗花里。

作者: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 二年级 6班 戚谆浩;指导老师:王丽萍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