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四起,整个厚街飘着着那淡淡的腊肠香。家中的小孩围坐在做腊肠的老人旁,七嘴八舌地去畅想那腊肠的美味。
论这村内的腊肠高手,定会提到我的奶奶。她那做肠腊的名声可响当当了。忆起往日时光,孩童时期的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奶奶旁边,叽叽喳喳地烦恼着做好的腊肠用哪种方式更能品尝出它的美味:"奶奶,这个腊肠好香,我们可以放煲仔饭里面吗?还是炒西兰花?要么清蒸也可以吧!”奶奶宠溺地笑着对我说:"每一种吃法我们都尝尝,可好吃了!”
农历十月,正是秋意正浓的日子,家里面早已散发着属于腊肠的独特气味。淡淡的酒香混合着肉香,让我那不争气的口水差点从口中流了出来。秋日高照,这时村中的景色变得独具一格。门口前,几乎家家户户的架子上都挂上一串串像极了鞭炮般的腊肠。不只是门口前,还有那阳台上,更有的人家屋顶处也随风飘扬。
我家亦是如此。阳台上的腊肠紧密有致,像是那训练有致的士兵那样排列整齐。我就像那领导者一样,不断巡视。这可得益于奶奶的心灵手巧,毕竟腊肠的制作过程可不简单。奶奶用心选料、细心混料。最难的便是灌肠了。我跟着奶奶一起,用新鲜的肠衣进行灌肠,可我却手忙脚乱,肉沫横飞,甚至肠衣爆破。奶奶伶俐的手一边整理,一边无奈而又细心地教导着我:“肠衣要套紧,绳子得绑好,别忘了要扎小洞……”
晒了差不多七八天,肠衣变皱,腊肠的颜色也从红色转为那老练的暗红。肉的香味也有了质的提升,酒香淡去,更多的是猪油混合着肉的香味。每次收腊肠的时候,奶奶总是说:"腊肠丰收啦!一年过去,小豆丁也要长高啦!”而我也总是一起欢呼。当品尝在口中,咬破,汁水的喷溅充盈整个口腔,那是快乐的按钮。
厚街的秋天,有伴着风和太阳而舒适的味道,有伴着家人的快乐温馨的味道,也有伴着村里分享喜庆的味道,更有厚街乡土的味道。这些味道在秋日里,总是留存在我们的舌尖,萦绕于心头,成为久久不能忘怀的根。
作者: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 初一 21班 韩嘉仪;指导老师:余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