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大朗第一中学 王喆 《民俗之风,山高水长——记东莞茶山茶园游会》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9 09:38:21

民俗之风,山高水长

——记东莞茶山茶园游会

世人常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曾向往着自己未来定要踏遍山河寻烟火,于是总想着用脚步丈量世界。直至偶然来到了茶山,才知千姿民俗情就在身边。

东莞茶山以其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民俗文化,谱写了中国民俗民风乐谱上特别的一张。茶山的“茶园游会”更是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茶园游会,源于东岳信仰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为每年农历三月廿五至廿八期间,上可追溯到明正德九年之前,至今已有至少500多年历史,最初被称为“东岳庙会”或“三月庙会”。据明清文献记载,传说元代将军何真曾计划在茶山镇建宫造反,但因计划泄露而被镇压。为了平息事态,何真将东岳大帝安放在庙中,竟避免了灾难的降临。此后,每年当地村民都会举办游会活动,以向东岳大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活动大抵形成于明朝,发展于清代,鼎盛于民国年间,已有至少500多年历史。

茶园游会的仪式包括扮会、摆会、游会等六个环节,其中,男孩们扮演文武巡,女孩们负责挑花篮,更为年幼的孩童们扮演历史、戏剧中的角色等。此外,游会活动还包括舞龙、舞狮和粤剧等带有岭南特色的精彩表演。现场锣鼓喧天,从寺前大门中走出两排头戴黑金色矩形玄帽,上戴赤金色抹额,身着赤色上衣以金线点缀,下摆为深蓝色马面裙的中年女子,面色庄重行作揖礼上前走向四处,这也预示着大巡游正式拉开序幕。一位头戴银白色盔头,身着金色铠甲,腰上挂着块碧蓝色玉佩与一柄宝剑的男子正展开手中的诏书宣读,随后将诏书高举,众人欢呼。紧接13个方阵一一巡游——身着各色戏服的武将,低头鬼步进场的仕女,撑着雨伞的天青色女子,两列一赤一金的舞狮等。巡游的长街一眼望不到头,现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一直持续至傍晚。

茶园游会不仅承载传统,还不断顺应着时代,顺势达变。逐渐增添了民间文艺巡游表演、道教文化展、名优食品展、工艺品展等新的活动‌项目,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一辈的青睐。

2010年,茶山镇委和镇政府重启了每年一度的茶园游会。如今,茶园游会作为岭南地区流传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传统庙会,仍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岭南大地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一城一风情,一步一文化。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每一种民俗的背后,都是岁月的沉淀于积累。也许我们不必要云游四海,也许我们只需如细雨般潜入生活,享受其中,感受千姿民俗情。

承千年之粹,扬时代之光。东莞茶山,历经岁月流转,独特的民俗风华依旧是它闪耀的名片。我仍相信,民俗之风,山高水长,东莞茶山欢迎您!

作者: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 初二 14班 王喆;指导老师:朱晨鑫

编辑:覃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