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香啊!”寒假的一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住在长安的爷爷奶奶家玩,一推开爷爷奶奶家的门,我就被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住了。只见餐厅中央摆着一个巨大的圆盆,里面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五颜六色的美食,让人看了直流口水。
“这是我们长安最有名的大盆菜!”奶奶见我来了,连忙走过来拉着我的手笑眯眯地说。我好奇地凑近一看,哇,里面有金黄的鸡肉、白嫩的萝卜、翠绿的青菜,还有好多我叫不上名字的食材,一层叠着一层,像一座小山一样。
吃饭的时候,爷爷一边帮我夹菜,一边给我讲起了大盆菜的故事。原来吃盆菜的习俗起源于南宋,当年南宋朝廷败退广东,将士们来到了长安乌沙村,由于缺少盛菜的碗碟,百姓就巧用木盆,将三五家所做的菜肴盛在一起,层层叠放,互相渗透,香气四溢,深受皇帝和将士们的喜爱,这便是盆菜的起源。后来,这个习俗便保留了下来,成了我们镇最有特色的美食。
我仔细数了数,大盆菜里足足有十几种食材呢!最下面是萝卜、白菜这些容易吸味的蔬菜,中间是鸡肉、猪肉等香味浓郁的肉类,最上面摆着大虾、鲍鱼这些海鲜。奶奶说,每一层食材都要按照顺序摆放好,这样做出来的大盆菜才最好吃。
“为什么要摆这么多层呀?”我好奇地问。
奶奶笑着说:“这就像我们长安人,大家互相帮助,团结一心,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啊!”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夹起一块鸡肉放进嘴里,哇,又香又嫩,还有一股淡淡的甜味,真是太好吃啦!
吃着吃着,我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盆菜里的食材虽然很多,但是味道却特别和谐。奶奶说,这是因为每一种食材都在“互相帮助”,上面的海鲜让下面的肉更鲜美,下面的蔬菜吸收了上面肉的汤汁,变得特别入味。
“就像我们班上的同学一样,”我兴奋地说,“有的同学数学好,有的同学语文棒,大家互相帮助,一起进步!”奶奶听了,高兴地摸摸我的头说:“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
看着眼前这道热气腾腾的大盆菜,我忽然明白了:这不只是一道美食,更是我们长安人团结友爱的象征。它教会我们要互相帮助,要懂得分享,要珍惜身边的人。
“奶奶,我以后也要学会做大盆菜!”我大声说。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好啊好啊,等你学会了,我们全家一起做,请邻居们都来尝尝!”
这顿大盆菜,我吃得特别香。不仅是因为它美味,更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长安大盆菜最特别的地方吧!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 四年级 1班 蔡国宽;指导老师:李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