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虎门第三中学 何润南《馀韵东莞》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8 21:58:05

“汀花细雨,水树风闲”

——题记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应是绿意晓声浓,抚清风,闻细雨,嗅花香。

“常青窗掠影,鹤观东莞言。”海纳百川,东莞极具文化底蕴而又不失丝丝细韵。轻嗅,一阵阵梨花的清香,清风拂过,花飘落依附脸庞,那一砚梨花雨,撩人心弦而隐晦……

茶亭内,东莞点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其独具一格的魅力。东莞地处岭南的发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不曾忘却书中写到,明代钱椿年的《茶谱》里,把茶盏雅称为“啜香”,实至名归。三口为品,四口为啜,杯盏的唇口相依间,心品慢嗅茶的兰馨梅馥,杯底的冷香盘桓,让人沉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啜香”的雅号,真是贴切风雅。杜甫有诗:“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唐代皎然也有“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湘花啜又生”的诗句。倒也不错。一纸漫卷,素宣香茶,或黯然或隐忍,或含蓄或温润。

“平芜尽处是春山”,茶亭虽小巧玲珑,但精巧的。院子不算轩澈,却也雅致。花草错落有致,井井有条,枝丫附上黛瓦,倒叫人赏心悦目,鱼鳞覆瓦,柏木檀条。也算有“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之意境了。

点茶、斗茶、茶百戏。点茶不仅考验技巧,还有茶人的用心。先将茶叶磨成粉末,再投入碗中并注水,注水要犹如蜻蜓点水,然后要用茶筅击打茶汤,使其泛起泡沫,从翠绿、奶绿到奶白,直致泛起满碗雪花。倒有“雪沫乳花浮午盏”其神韵。负荷染香,似谦谦君子,可遇不可求。“半瓯清冷绿”茶杯莹润素雅,形生势成,具韵律美。“云纭寂寂听,茗盌纤纤捧”“香不涣散,味不耽搁”温润啜香,倚清风,嗅清香,至此,足矣。春风啜茗,东莞点茶文化底蕴儒雅娟秀,茶香四溢,令人陶醉于此,便是东方的意境美罢……

又缺些什么,不错的。“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莞香—沉香,淡淡的木香,微甜的花香,细嗅,余韵绵长,不娇柔捏作,便百媚生华。随清风一缕一缕清香致此,平抚心中躁气,鼻尖萦绕,独幽香觅知音,甚好。此刻,再听上“一曲粤韵绕梁间,千古风情在眼前”的非遗粤剧,品上素来无比硕大圆润、鳞片紫红的丹荔,好不快活!

“世中逢尔,雨中逢花”,东莞点茶旋瀹旋啜,茶香袅袅;莞香四溢,沁人心脾;粤剧悠扬,韵味深长。亲临其境,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作者:东莞市虎门第三中学 初一 7班 何润南;指导老师:朱晓霞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