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在古时候许多文人墨客早已肯定了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进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为了守护民族的根与魂,我们更应矢志不渝地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而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东莞,也拥有许多传统文化,有美食,有艺术物品,有流传至今的古建筑,他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是历史的瑰宝,是国人的骄傲。
东莞美食琳琅满目,但其中佼佼者当属曾荣登央视的茶园松糕,其美味无与伦比。东莞茶园松糕的外皮是用糯米粉精心制作的,口感糯叽叽的,非常有嚼劲。整体来说茶园松糕口感松软,香甜可口,吃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米香味。俗话说:“茶园松糕,寮步风炉,凹头蒲桃”,这些特点深受老百姓喜欢。除了口感好吃,茶园松糕的制作过程也很烦琐,尤其是浸米、舂米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茶园松糕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据茶山著名画家张穆在《茶园乱后记》中的记载,以糕饼散其老幼的习俗至今仍被流传。这一传统小吃,不仅在茶山镇享有盛誉,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除了这些特点,“松糕”与“承高”谐音,寓意扶持子孙快点长大、事事中国顺利。更有趣的是松糕的常用块数为尾数为2、6、9,寓意事事顺利、福禄双全、长长久久。
东莞有种灯可以照亮昏暗的环境,也可以当成精美的装饰品,他就是东莞千角灯。东莞千角灯的外形设计独特,每一个灯有数个角,共有一千盏灯串联,整体呈八角灯形式,由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千角灯的制作工艺极为繁复,需融合书画、剪纸、刺绣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千角灯不仅仅是手工艺品,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在东莞有个人人都知道的景点,他就是鳌台书院。鳌台书院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厚街村菊塘坊,它始建于明朝成化十二年,鳌台书院是东莞九大书院中唯一保存至今的书院,曾是东莞的最高学府,并且在明清两代是东莞著名的学府之一。鳌台书院是离我们最近的文化遗产,我经常到鳌台书院游玩,那里的建筑精美令我应接不暇,挂在房间里的书法作品精妙绝伦,使我体会到了传承书法文化的兴趣。在鳌台书院的正中央是一个写书法的台子,我时常走上去拿起毛笔静静地写着,脑海里思绪万千。
在鳌台书院里,我深刻认识到,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我们应秉持‘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弘扬现代文化、创新发扬文化’的理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的工作,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让这些文化绽放新光彩。我将会为传承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东莞市厚街镇前进小学 六年级 2班 王语琪;指导老师:林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