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队”联手,东莞六院探索消除结核“东莞路径”
东莞+ 2025-02-18 17:16:15

近日,东莞六院举办结核病防治新策略研讨会,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卢水华教授介绍“无结核城区”建设经验。

会上,卢水华教授团队与六院党委书记钟新光、院长彭建梅,以及结核病防治相关科室负责人一起研讨,组建东莞“无结核城区”建设技术指导队伍,标志着东莞“无结核城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据悉,结核病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结核病高负担的30个国家中估算结核病发病数仍排在第3位,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2022年,中国疾控中心(CDC)提出了“无结核社区”建设的目标,即某一社区(乡镇/街道、学校、部队、长期照护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的常住人口中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10万。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区县开展“无结核社区”试点工作,并将逐步推广至全国范围。2024年,广东省疾控局也在省内推广“无结核区县”的试点工作,从社区范畴扩大至整个区县,从“无结核社区”扩展至“无结核城区”的建设,实现WHO“End TB”的目标指日可待。

研讨会上,参会人员根据《广东省无结核区(县)试点指导方案(2024-2027年)》要求,围绕“二筛二治一隔离、三同三策多联动”的策略,结合“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重点讨论了患者主动发现、结核病筛查、预防性治疗、患者规范治疗等核心环节,并就建立长效机制、做好考核评价、形成可复制“东莞路径”达成初步共识。

彭建梅表示,选择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创建“无结核城区”试点,就是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出高效、普惠、准确的结核病防控方法,并为全市推广提供经验借鉴。

钟新光表示,2025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是的!我们可以终结结核病流行:承诺、投入、行动”。承诺是行动的起点,而“国家队”的加入让东莞六院有了更坚定的信念和决心。通过守正创新,东莞六院将推动“无结核城区”建设取得实效,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质增效,也为我市构建全面、高效的公共卫生防护网贡献力量。

健康科普:什么是“二筛二治一隔离、三同三策多联动”(“22133N”策略)?

二筛:通过加强肺结核主动发现,强化结核潜伏感染者筛查和结核病患者筛查。

二治:落实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和结核病患者规范治疗。

一隔离:减少结核病传播与流行,积极开展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隔离治疗(住院、居家)。

三同:不断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通过县(区)、乡镇(社区)村(居)三级协同推进结核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早筛早诊、全治优治。

三策:将结核病防治融入所有政策,推动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社会动员)、主动干预(技术干预、管理干预)、全链条服务(全面主动筛查、全方位诊治服务、全周期健康管理)。

N联动:多方联动,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联动,医疗卫生机构联动,结核病防治相关人员联动等。

文字:刘瀚擎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