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 黄栩博 《松山湖的时光旅程》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8 12:38:36

时间在悄然流逝,年华在匆匆走过,时光无限荏苒,光阴不在重复,记忆永远成了昨天,我们十年来一直在探索松山湖的时代脉搏,也在探索我们的岁月与生活。

2012年,娓来(未来)一家从东莞的偏僻小镇石排镇搬迁而来。不为别的,就是享受松山湖的优质教育资源。当时,松山湖是个无人知晓、鸟不生蛋的地方,潜婧(前进,娓来的姐姐)是一名中心小学小学生,从此开启见证松山湖成长的松湖之约。松山湖以“科技与山水共一色”为名信片,山水特为明显,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公园多多,而且条条道路皆绿化,一不小心会迷路,因为除了树,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建筑物。咋一看,科技成为了时间的谎言,但这样又怎么样呢? 松山湖的科技正在默默的进步,俏然变化,华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机器人产业基地陆续诞生。潜婧在优越的教育资源滋润下慢慢地长大,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

2013年12月,我,娓来(未来),来到了这个喧嚣的世界,我也在松山湖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松山湖,逐渐浮出了水面,带来了新的纪元。这个宝宝已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绿树成荫,引得很多游客前来参观。时光如梭,转眼,娓来已经两岁,还依稀记得那棵颗不起眼的种子,如今已开花结果。“松山湖经济实力提升计划”顺利展开,可见松山湖的经济变化有多大,或许,这就是努力的回报吧!

春天来了,带着2016年,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激烈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在松山湖举行,这可是国际的比赛,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举办,看来松山湖越来越强了,也有更多的人涌入松山湖这个大家庭,把松山湖"养大"。科技在进步,世界第四台"级望远镜"在松山湖诞生,这不就是松山湖每个人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吗?有奋斗、有收获,即使路途遥远,但有一条科技之路等着松山湖!

2018年,娓来的母校松山湖第一小学,诞生在了这个“摇篮”里,可那时还只有十几个班,基本上没几个人,可松山湖没有放弃这个孩子,在年轻激情的师资团队共同努力下,一小逐渐成了个大家庭庭,也有更多的人像我们一样选择来到松山湖读书。

2019年,娓来已经6岁了,这时,松山湖的小学百花争鸣,有中心小学、实验小学、第一小学 、第二小学等六所小学,娓来很荣幸地成为了第一小学的小学生。潜婧在中心小学的精心培育下,成为跳绳、美术、音乐全面发展的中学生、高中生,继续在松山湖吸取知识。那一年,松山湖,迎来了一个非常耀眼的事件,华为,就此出世,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现在的松山湖,可以说是东莞的一张产业名片了。松山湖科学城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2021年,松山湖更是动作频频,连埋了颗"深水炸蛋",全城瞩目第一弹:松山湖南部湖滨区新增住宅用地;第二弹: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又有新进展;第三弹:松山湖附近高端装备制造工程蓄势待发。松山湖2021年在各个方面齐头并进,是广东的一匹黑马。

松山湖2022年科技精英网球赛松山湖湖赛区举办,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到了松山湖,让大家一起共创未来。

2023年,松山湖第一个大型商场万象汇诞生了,有更多人来松山湖游玩,我们也不再依赖国贸、汇一城,也有更多选择了。娓来一家一直见证松山湖2012年到2023年的变化,从“山水花园”演变成教育、医疗、商业、工业全齐全的衣食住行便利的宜居“科技城市”,“科技山水共一色”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亮丽名信片。

2024年,重新开启新篇章,娓来对松山湖未来学校充满期待,希望两年后可以成为其中的初中生,那里有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创新课程,可以发挥他的技术特长。而潜婧正在努力成为大湾区学校的一名大学生而努力拼博,或许可以考到更好的大学,但是我们相信松山湖的末来,愿意在这里深造发展,发光发热,扎根致远。我们愿意成为国家科学先行启动区奉献自己微簿的力量,继续见证松山湖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斗转星移。加油,希望你能在一直前进,未来逐渐变好,在世界大放异彩!个人创作简介(300字内):

我是黄栩博,喜欢散步、骑自行车、画画、机器人、编程、击剑等,东莞本土人。乳名“娓来”,意思是从松山湖娓娓而来,2013年出生于美丽松山湖,从小见证着松山湖的“科技山水共一色”的兑变历程,也在美丽松山湖落地、生根、发芽、成长。松山湖的大环境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完备,教育资源丰富,衣食住行日益便利,使我幸福感油然而生;松山湖人勇于创新,敢于拼博、自强不息精神更深深打动了我,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借此征文活动以我成长的时间发展为轴线,用我亲身经历来勾画出松山湖的成长旅程。我有一个梦想,能够一直在松山湖读初中、高中、大学,以后在松山湖工作,成为一名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为松山湖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作者: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 五年级 4班 黄栩博;指导老师:刘宇灿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