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莞城建设小学 梅羽墨 《舌尖上的莞邑宝藏——东莞烧鹅》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8 11:17:53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东莞的特色美食数不胜数,比方说:中堂鱼包,石龙奇香鸡,高埗冼沙鱼丸,虎门白沙油鸭,厚街濑粉……等等,虽然这些都特别好吃,但我却对东莞的荔枝柴烧鹅情有独钟。

据说荔枝柴烧鹅的起源其实是烤鸭,南宋末年,厨师随幼帝南逃至广东后,以鹅代替鸭,改良成广式烤烧鹅。六百多年前,大岭山镇矮岭冚村的先民将燃料改为了荔枝柴,制作而成的荔枝柴烧鹅,果木的清香渗入烧鹅的骨髓,令食客惊叹不已,就逐渐有了荔枝柴烧鹅这一味美食。荔枝柴烧鹅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可以保护视力。

烧鹅的制作方法非常讲究。老师傅们说,这就像给新娘梳妆一样,温柔且细致。老师傅们用37度的手掌,轻轻地将祖传酱料细细抹遍优质黑棕鹅的全身。八角与陈皮在瓷钵里轻声细语,南乳与海鲜酱在陶瓮中缠绵交融,240度的热浪裹挟着荔枝木特有的甜香,那些木头或许曾在莞香林里听过千年莞香的秘密,又或许在虎门炮台与呼啸的海风有过数次抗争,然而此刻正把这些故事化作缕缕青烟,渗进烧鹅的每一丝肌理,成就了东莞烧鹅特有的琥珀色的光泽。当冰花梅酱最后点染食客们的舌尖时,东莞味道的真谛这一刻被唤醒,咸甜相济间不仅藏着大海的豪迈,荔枝林的淡香,东江水的温柔,还有那虎门销烟时淬炼的铮铮铁骨。

如今的东莞烧鹅,已成为一张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大街小巷挂着的各式明炉烧鹅,高铁站里的“鹅式欢迎”,烧鹅非遗研学,连公交都有了“烧鹅专线”,让每一位来东莞的人都能最直观地感受到东莞的烧鹅文化,还有烧鹅潮玩、烧鹅腿玩偶、烧鹅文创等周边产品, “莞小鹅”文创更是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心头好!连东莞马拉松赛选手们都边跑边喊:“没有烧鹅的莞马没有灵魂!”

而今,烧鹅的故事飘进了南社明清古村的青砖巷,那些镶嵌在博物馆里的历史密码,正把这八百年的往事说给新一代的潮玩莞邑,虎门销烟旁那沉重的大炮让我们永远铭记,奋发图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东莞烧鹅这份历史文化美食,它不仅是一道承载着东莞人的记忆与情感的美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让我们一同走进东莞的大街小巷,去探寻这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这座城的温度与情怀。

 

作者:东莞市莞城建设小学 五年级 7班 梅羽墨;指导老师:王肖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