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丨东莞市清溪镇第二小学 冷芷旋 《清溪之美,不在惊鸿一瞥》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8 10:28:09

清溪之美,不在惊鸿一瞥在珠江三角洲的黄金腹地,镶嵌着一颗跃动着时代脉搏的翡翠——东莞清溪。这座曾以"中国最美小镇"惊艳世人的岭南明珠,正以山水为墨、科技为笔,在改革开放的宣纸上挥毫泼墨,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华彩篇章。作为城市小小推荐官,我愿带您穿越时空的褶皱,聆听这座生态新城在新时代谱写的动人交响。

【山水赋格:自然与城市的和弦】

清溪的清晨总在鸟鸣协奏曲中苏醒。银瓶山脉的薄雾尚未散尽,万亩生态林海已泛起翡翠般的涟漪。清溪湖如一块嵌入群山的蓝宝石,倒映着晨跑者轻盈的身影。这里不再是简单的"城市绿肺",而是用智慧编织的生态网络:全流域治理的河涌串联起星罗棋布的口袋公园,5G智能监测系统默默守护着每棵古树的年轮,生态廊道如绿色动脉贯穿城市肌理。当无人机掠过茅輋水库,镜头里的不是钢筋水泥的征服,而是现代城市对自然的深情揖让。

【人文变奏:传统与创新的对位】

在清溪文化广场,时空在这里折叠出奇妙的光影。客家麒麟舞的铿锵锣鼓与街舞少年的律动节拍交织,非遗传承人手中的莞香与创客空间里的3D打印机同台对话。修缮一新的铁场古巷里,碉楼墙垣镌刻着客家先民"晴耕雨读"的智慧,而乡村之外的青湖湾科创中心,科研人员正在柔性显示屏领域掀起"东莞智造"的革命。这座兼容并蓄的城镇,将客家山歌录入数字云端,用光影艺术重塑百年骑楼,让每个街角都成为文化记忆的活态展馆。

【产城协奏:制造与智造的共鸣】

沿着清溪大道前行,曾经的"世界工厂"正上演华丽蜕变。青湖湾科创中心的玻璃幕墙折射出七彩光谱,智能装备、新能源、光电通讯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在此拔节生长。但清溪的转型绝非冰冷的产业更迭——在力合双清产学研基地,大学教授与产业工人共研技术难题;在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的包裹里装着客家婆豆腐花的乡愁。森林公园的生态肌理与景观载体,通过以光造影,用科技手段打造多元化的场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夜生活更舒适、更丰富、更美好的期待。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头攒动,色彩斑斓,交谈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西宁湖畔的灯光秀交相辉映,灯光璀璨,将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众多市民前来打卡,热闹非凡。

【民生乐章:温度与精度的交响】

清溪的温情藏在细节的褶皱里。在垃圾分类体验馆,小学生正通过VR设备学习环保知识;城市服务驿站里,新莞人用"智慧清溪"APP十分钟办妥居住证;人才公寓的空中花园,天南地北的创业者分享着湾区机遇。更令人动容的是街头巷尾的文明图景:公交站台的雨伞共享装置凝结着城市的温度,客家文化主题碧道上,轮椅通道与跑步道并行延伸。这座以丰富的古树资源和完善的绿美生态体系建设,连续五届入选了"中国最美小镇"的城镇,正用绣花功夫织就民生幸福网。清溪的故事,是改革开放宏大叙事中的隽永诗行。当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当文化基因激活创新密码,这座城镇用四十年时光完成了从"世界工厂"到"湾区绿芯"的华丽转身。如今的清溪,既有客家人"耕读传家"的质朴初心,又饱含"弄潮湾区"的豪迈气魄。在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触摸得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脉搏。朋友,何不乘着莞惠城际的晨风,来感受这场永不落幕的文明进化?清溪之美,不在惊鸿一瞥,而在细水长流的城市进化论中。

作者:东莞市清溪镇第二小学 三年级 6班 冷芷旋;指导老师:饶晓红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