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全镇区域均达“宜居圩镇”标准
东莞+-厚街视窗 2025-02-18 10:00:51

2024年,厚街镇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深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厚植绿色“家底”。目前,全镇所有社区均已达到“宜居圩镇”标准,让诗和远方在家门口触手可及。

■后底岭公园

典型引领推进绿美乡村建设

绿影婆娑,古树苍翠,走进陈屋社区后底岭公园,一棵棵古荔枝树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们似智慧的老者,穿越百年,依然坚挺屹立,默默地注视着社区的发展与变迁。

据介绍,后底岭公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山上除种有风水林外,还种有荔枝、龙眼、松树等树种,树龄多在40年以上,其中百年荔枝树就有11棵,因保护得当被评为“2024年东莞市最美荔枝古树群”。“这些古树是我们社区的宝贵财富,它们见证了社区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我们的乡愁记忆,我们一定要保护并传承好这份绿色遗产。”社区居民陈先生说。

事实上,为更好地保护古树群,陈屋社区在后底岭古树园显眼位置树立“东莞最美荔树古树群”牌子,还在树龄100年以上的荔枝树头挂上写有编号、树名、树龄的宣传牌,在开展科普宣传的同时让大家自觉保护古树群。此外,社区还成立了一支专业绿化队伍,对古树实施管护养护。

古树的保护利用让陈屋社区顺利获评“东莞市绿美古树乡村”,而这也是陈屋深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作为全市3个乡村绿化专项试点之一,陈屋按照“1+3+12+11+N”的思路,结合社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进行精准设计包装,打造了以后底岭公园古树园为辐射中心,串连建成3条绿美乡村古树廊道、12个“绿美+”、11个村庄公园及N个乡村景观小品的绿美示范点,率先在镇内完成绿美乡村“高配版”建设,让绿色福利更好地惠及社区居民。

除陈屋外,厚街绿美乡村建设的典型社区还有一大批,涌口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涌口围绕“海月涌口 公园社区”定位,通过大小不等的12个公园串起生态翡翠绿链,持续提升社区含绿量,得以被评为“森林乡村”。

作为革命老区,大迳社区同样依托生态资源,积极探索荔枝产业、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休闲农业相结合的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模式,被评为“绿美红色乡村”。通过典型引领,厚街绿美建设正从“一处美”迈向“处处美”,从“环境美”迈向“内涵美”。

所有社区达到“宜居圩镇”标准

美不胜收的横岗湖,郁郁葱葱的绿化树,踏入横岗水库碧道,一条红蓝相间的蜿蜒道路沿着横岗湖边不断伸向远方,仿佛一幅优美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横岗水库碧道一期工程建好后,我们每天傍晚都会过来休闲散步,明显感受到厚街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市民李女士惬意地说。

据厚街镇水务工程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目前已建成沙溪水库碧道、横岗水库碧道一期、大陂河一期碧道等23段碧道,全长44公里。此外,长约4公里的横岗水库碧道二期、长0.6公里的中央商务区碧道也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在建设碧道的同时,厚街还重点加强碧道管理工作,建立“第三方+社区”的运维管理模式,使碧道真正成为全镇人民群众乐享生态美景的好去处。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走过都要捂着鼻子,现在社区将这里改造成了‘绿美小园’,我们经常来这里闲逛、锻炼,感觉非常好。”双岗社区居民李姨说。

李姨口中的“绿美小园”就是龙潭绿美小园,而像这样小而美的“绿美小园”,厚街就累计新建了59个。此外,厚街还新增“口袋公园”24个,它们像一颗颗绿色的珍珠镶嵌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下足绣花功夫,织就厚街绿美乡村新图景,“出门入园、推窗见景”已经融入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厚街绿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城镇”,圆满完成了市下达年度树木种植和“四旁”“五边”绿地绿量目标任务,全镇所有社区达到“宜居圩镇”标准,绿美建设成果真真正正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

文字:卢颖生 图片:谢超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