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我记忆的起点,亦是我自幼成长的故乡。
“东”意为广东之东,“莞”意为莞草。《诗经》有云:“上莞下簟,乃安斯寝。”在1600多年的建置史中,东莞宛如一位眼眸流转千年的佳人。若要品读她的芳华,需循着四缕香气静静探寻。
美人清扬婉兮,幽香暗飘千里。第一缕香,刻在城市的骨血里。外婆的沉香木梳掠过发梢时,总有穿越千年的暗香浮动。莞香娇气,只宜生长于PH值低的丘陵山地,生长至第七年才能形成油脂腺。匠人用刀劈开表层“开香门”,经真菌侵入形成香脂;再以“育香”之术控温保湿,待寒霜融融时终成珍品。望着台商大厦的玻璃幕墙,我忽然读懂:那些工程师十年筑楼的坚守,何尝不是新时代的“育香”?
几品家乡味,余香绕心房。当沉香渗入街巷皱褶,第二缕香便在灶台燃起。厚街濑粉在青瓷碗里舒展玉色腰肢,大岭山烧鹅披着琥珀色霞光。爸爸告诉我:“烧鹅的鹅,以乌鬃鹅为优;烧鹅的柴需是荔枝柴,这种柴能让烧鹅具有荔枝的风味。”烧炉中明火正旺,荔枝柴燃烧的噼啪声,是烧鹅酥脆的口感在歌唱。出锅后的烧鹅,色泽红润,口感酥脆。剖开鹅肚时喷涌的汤汁,裹着土地的体温在舌尖绽放,此刻方知,味蕾原是丈量乡愁的尺子。
佳人执伞入水乡,梦入烟水茫茫路。第三缕香藏在岭南的雨雾里。道滘粤晖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园内巧引东江活水,形成了湖、河、溪等纵横交错的景观。两旁古朴的明清建筑,与碧波荡漾的绿水呼应,构成独特的水乡风光。朱平沙河涌,水清岸绿,是踏青游玩的好去处。每到端午佳节,在这里便能看到激荡热血的赛龙舟比赛。一条条游龙傲腾水中,一阵阵鼓声响彻云霄,让人领略到东莞“龙舟之乡”的独特风情。
科技创新潮,未来更可期。最后一缕香,绽放在松山湖的晨曦中。松山湖畔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国家重点科学装置,为我国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这里,第一条中子束流成功诞生。它不仅为十几年的科研历程画上圆满句号,更为国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东莞这座城市镌刻下独特的科技记忆。而当我用3D打印机复原出宋代香篆时,忽然懂得:从海上丝路的香木到智造之都的芯片,这片土地始终在创造奇迹。
此刻,玉兰的芬芳正在东莞塔顶与数据云共舞。这座左手挽着千年莞香、右手握着未来星光的城市,正等待世界点开她的香气图标——那徐徐展开的,是文明的沉香,是乡愁的鲜香,是水韵的清香,更是未来的馨香。
作者:东莞市虎门第三中学 初三 13班 江宝妤;指导老师:欧阳佩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