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 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初中部 曹可馨《莞香之韵》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6 17:12:38

一缕莞香千年韵,一城故事满絮情。

——题记

我闻过那令苏轼文豪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荔枝香,我嗅过那使杨万里先生赞叹“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的金桂香。但有一抹香,却胜过千万种香,在我心中萦绕,在东莞的心脏里流动——莞香。

因在莞邑长大,我从小便听家里老人念叨东莞的历史往事。谈起莞香的历史,那真是整个中国香料史上浓墨淡彩的一笔。最早追溯到唐代,到了宋代已名声远扬。论及明朝,在航海第一人的郑和船队的货物中已有它的一席之地。清代雍正时期,《东莞县志》中更是记载“莞诸物俱不异他邑,惟香奇特”。

就这样,对于莞香的憧憬在我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终于,这颗种子在小雪之日,于凛冽的寒风中慢慢发了芽。

这一年,我与家人来到心心念念已久的莞香文化博物馆。莞香不似那些春日里“百般红紫斗芳菲”的鲜花,它静伏三季时光,才在冬日里沁出芳香。在这里,我了解到东莞传统制作技艺独特,工序繁琐。在经过移植,折枝,断根,开香门,育香后,采香人便踏着晨曦在沉香林中,寻觅莞香的痕迹。后期再经历拣香,理香等工序。每一块上好的莞香都是时光的馈赠,都是莞邑人家汗水凝聚出的结晶。正因这份匠心,莞香已被申请为非遗文化。走出博物馆,我回望门匾,“莞香”二字在我的心中,格外熠熠生辉。

莞香前世见证过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经历过千万匠人之手,流传到今生。

莞香文化节的如期举行,让我领略了莞香的别样魅力。我看着各个小摊子上琳琅满目的莞香文化产品,竟一时有些目不暇接。有东莞土生土长,色泽淡黄的莞香茶。浅啜一口,带酸甜的山楂味袭来,肆意侵略着我的舌苔;有小小的,满体浑圆的香丸,弥漫着淡淡的芳香,包裹着我周身的空气,驱散许多倦意;还有一串串纹理迥异的沉香手串,我拿起来在手中把玩,它不似前者,带有醇醇的悠然味。所有游客在与莞香的这场邂逅里沉溺其中。我心中那个在莞香萦绕下长大的嫩芽,如今已长成大树,枝繁叶茂,绿意漫天。

泱泱华夏,大美中国。五千年岁月,沧海桑田。但无论如何时光荏苒,这份莞香文化已凭借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独具匠心的技艺和与现代产品相碰撞的创新,在东莞这片土地上萦绕至今。莞香,是千万莞邑游子在午夜里百转千回的答案,是东莞这座城市强烈跳动的文化脉搏,是充满人文气息的东莞城市名片。

不仅前世今生,莞香文化会如我心中盎然的绿树般,继续肆意滋长,蔓延至东莞这片土地的未来。

作者: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初中部 初三 14班 曹可馨;指导老师:郗希娟

编辑:冯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