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丨东莞市博立雅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冯程逸轩《珠江潮涌处,不灭的星辰》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5 20:41:30

春风如画师的笔触,染翠了杨树的梢头,浸透了珠江的粼粼波光,更将整座城市泼洒成流动的翡翠——这里是东莞,一座被时光与浪潮共同雕琢的传奇。春樱、夏雷、秋月、冬阳,四季轮转间,珠江的潮声始终与这座城市的心跳共鸣,仿佛天地间永不熄灭的星辰。

这里,朝气在霓虹与代码中起舞

当晨曦撕开云层,东莞的街道便成了青春的画卷。国贸城的玻璃幕墙折射着朝阳,年轻的身影穿梭如织:有人身着AI设计的荧光潮服,有人戴着AR眼镜在虚拟橱窗前驻足。松山湖畔,科技园区的楼群如银色森林拔地而起,华为的研发中心里,代码如瀑布倾泻;大疆的试验场上,无人机群如雁阵掠过云端。这里诞生过全球每三部智能手机中的一部,OPPO的折叠屏在流水线上翻飞时,仿佛蝴蝶正挣脱机械的茧壳。夜晚,民盈大厦的激光束刺破天际,与星河争辉,宣告着这座“世界工厂”已蜕变为“创新灯塔”。

这里,是镌刻在味蕾上的岭南诗篇

若把东莞比作典籍,烟火气定是扉页的鎏金纹样。天未破晓,振华路青石板上的脚步声便与蒸笼掀盖的氤氲一同苏醒。老街转角的老字号里,肠粉在铁板上滋滋作响,米浆凝结成雪的纹理;烧鹅吊炉中,琥珀色的脆皮滴落油珠,坠入炭火溅起细碎的金星。阿婆手持长筷,将云吞在沸水中点化成白莲;茶楼二层,紫砂壶嘴吐出的白雾裹着普洱陈香,与粤剧咿呀的唱腔缠绕上升。最妙是深夜大排档,炒牛河的镬气混着冰镇甘蔗汁的清甜,打工人的乡音在酒杯碰撞中发酵——这是机器轰鸣之外,东莞最绵长的呼吸。

这里,是炮火与钢花交织的史诗

站在威远炮台斑驳的城墙,咸涩的海风裹挟着历史的回声。1839年的烈日下,林则徐的身影如利剑劈开鸦片的阴霾,盐卤与石灰沸腾的池中,不仅是毒品的湮灭,更是一个民族脊梁的淬炼。今日的虎门大桥如银龙横跨珠江,当年销烟处,中车铁轨正将“复兴号”送往四海。这座曾以“三来一补”叩开世界大门的城市,如今在精密机床的嗡鸣中重塑筋骨:散裂中子源的蓝光穿透原子,为大国重器锻造“火眼金睛”;vivo的智能工厂里,机械臂以0.01毫米的精度,将“中国芯”嵌入未来。

珠江潮起潮落,东莞始终是浪尖上最灼目的那一朵。它从不是冰冷的工业图腾,而是岭南水土孕育的奇迹——既能用纳米级的芯片丈量宇宙,也容得下街角一碗滚烫的及第粥;既在博物馆里陈列着莞香的千年余韵,又在实验室中解构着量子世界的奥秘。当月光洒在可园的回廊,荔枝林沙沙作响,你会听见这座城市永恒的私语:这里,永远有下一个春天的故事在生长。

作者:东莞市博立雅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初三 1班 冯程逸轩;指导老师:赖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