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您知道吗?东莞的冬天虽无雪花纷扬,却有烧鹅飘香,仿若一场奇妙的美食雪落。”视频通话里,我兴奋地举着油光锃亮的鹅腿晃动,那鹅腿裹着琥珀光,滋滋冒油。外婆笑得眼角溢满宠溺,眼中闪着泪花:“傻仔,把鹅腿留到过年,和外婆的藕夹比比谁香。”
古巷寻香・初遇烧鹅
犹记三年前,初至东莞,每至寒冬,心间总会萦绕起老家那熟悉的腊肉浓香,丝丝缕缕,牵扯着思乡的心弦。爸爸仿若怀揣着神秘宝藏,带着满心好奇的我们,悄然拐进振华路一条古朴静谧的小巷。未及瞧见招牌,一缕缕奇妙的香气仿若灵动的精灵,翩跹着钻进鼻腔——那是一种怎样勾魂摄魄的香气啊!恰似烤化的琥珀色蜂蜜轻柔裹覆着鲜嫩荔枝挤出的清甜汁水,又与鹅脂特有的醇厚馥郁相互交融,丝丝缕缕,袅袅娜娜,令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伢”瞬间口舌生津,不自觉地吞咽口水,脚步也似被那香气牵引,急切地向前探寻。
“这是东莞人的‘年味儿’。”爸爸笑着指向橱窗里挂着的烧鹅,它们外皮金灿油亮如琥珀,散发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泽。听闻,鹅腹之中还隐匿着老师傅的独家“秘密武器”——祖传秘制的十三香粉,据说这香粉能为鹅肉注入一抹若有若无、仿若来自神秘果林的清幽木香。
第一块烧鹅入口,酥脆外皮“咔嚓”在齿间炸开,奏响美味前奏,滚烫肉汁涌出,烫得我倒吸凉气,弟弟学我吐舌头,那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妈妈忍俊不禁,差点打翻手边的醋碟,笑声瞬间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四溢开来。
匠坊探秘・鹅香密码
上周六,班主任带我们参加“美食小记者”活动,我踏入烧鹅“魔法世界”。在寮步老字号作坊里,七十岁的陈伯正专注给鹅胚“按摩”,他饱经沧桑的手像灵动舞者,在鹅身上跳跃、按压。“每只鹅按三百下,皮肉才松软。”陈伯边按边说,他目光专注,手上动作不停,那模样仿佛正在弹奏一架隐匿于时光深处、唯有挚爱美食之人方能瞧见的钢琴,每一次按压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
砖砌的古老烤炉最震撼,炉膛内荔枝木烧得噼啪响,似热烈鼓点。
“孩子,记住咯,唯有这带着馥郁花香的荔枝木,方能赋予烧鹅独一无二的灵魂。”陈伯目光深邃,满含对传统技艺的敬畏,边说着边稳稳地将处理好的鹅挂入炉膛。刹那间,跃动的火光映照在他满是皱纹却坚毅的脸上,仿若为这位坚守半生的老匠人镀上一层神圣的金边,时光仿若在这一刻静止,我望着眼前这一幕,思绪纷飞,恍然间忆起老家灶前忙碌熏制腊肉的外公,原来,无论天南地北,世间至美的珍馐背后,皆隐匿着如出一辙的魔法——以耐心为薪柴,用悠长时光慢火熬煮,方能熬出幸福至味。
烟火新岁・鹅香团圆
今年冬至,全家决定在东莞过“广式年”。妈妈挑了烧鹅带回老家给外婆尝鲜。视频里,外婆戴老花镜摆弄真空包装的烧鹅,满是疑惑:“这鹅皮坐高铁还能脆?”弟弟机灵催促:“外婆,快咬一口,比恐龙蛋还脆!”
年夜饭桌上,金红烧鹅与外婆寄来的黝黑腊鱼腊肉相映成趣,仿若一幅韵味悠长的水墨画,描绘着南北美食交融的温馨景致。
爸爸抿口米酒笑道:“这是‘南北合璧’!”话音未落,窗外夜空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点亮,五彩斑斓的烟花轰然绽放。弟弟兴奋得小脸通红,一手指向夜空,扯着嗓子高喊:“快看呐!天上好似在撒烧鹅脆皮,亮晶晶的,太美啦!”
如今,我的书包里总会悉心珍藏着几张烧鹅明信片,明信片上印刻着我和陈伯站在烤炉前的温馨合影,那跳跃的火光仿若仍带着温度。每当新同学好奇地问起东莞,我便会如同展示珍宝一般,翻出那几张油渍斑斑却满含回忆的卡片,眉飞色舞地说道:“你晓得吗?咱们东莞的烧鹅可神奇啦,咬下去‘咔嚓’一声,仿若开启一场美食音乐会的前奏,紧接着,肉汁在嘴里欢快爆开,那便是最动人心弦的副歌,一曲听罢,唇齿留香,回味悠长呐!”
要是你也踏上东莞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请务必移步振华路转角那家隐匿在烟火深处的烧鹅店。记得挑选一个靠窗的位置,静候夕阳西下,看那暖橙色的余晖仿若灵动的画笔,为每一只烧鹅细细勾勒出金色的轮廓,彼时,再听老板操着一口软糯婉转、带着浓浓莞音的普通话热情招呼:“细路仔,要不要加勺香浓肉汁拌饭呀?”那一刻,你定会仿若被一缕缕温柔的风轻轻环绕,整座城市的柔情蜜意,便会这般悄然在舌尖化开,化为心底最难忘的一抹眷恋。
作者:东莞市茶山镇第二小学 六年级 4班 金熙明;指导老师:陈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