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翰林高级中学 黄蔚莹《鹅香莞邑》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5 15:42:01
在岭南的梅雨时节,总有一缕沉香穿透雨幕。那是荔枝木炭火舔舐铁钩上油亮大鹅声音,是莞邑人家延续了六百年的味觉密码。当青砖镬耳屋的檐角挑起第一缕晨光,街巷深处便传来油星溅落的脆响,像一串永不褪色的乡音。
老莞人记得,烧鹅的江湖里藏着整部东莞迁徙史。明代卫所军户带来的烤炙技艺,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酿出独特风味。大岭山麓的荔枝木是时间的馈赠,当铁叉穿透鹅身的刹那,炭火中跃动的不仅是食材的蜕变,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烧腊师傅的铜勺在蜜糖、南乳、五香粉间游走,如同沙田老农调配咸淡水般精准,让每道褶皱都浸透天地精华。
暮色初临时分,斩料店橱窗亮起琥珀色的光。老师傅的刀锋游走鹅身,砧板应和出笃笃的韵律。金红脆皮裂开的瞬间,油脂如晨露滑落白瓷盘,蒸腾的热气里浮动着童年记忆:祠堂前阿嬷颤巍巍递来的鹅腿,龙舟饭时全村共享的鹅香,还有放学路上用零花钱换的鹅颈骨,吮吸间能品出整个黄昏的滋味。
莞城的新旧时光在烧鹅盘中交融。国贸大厦的落地窗前,白领们用刀叉优雅分割烧鹅件;骑楼下的大排档里,工人蘸满酸梅酱大快朵颐。从虎门港归来的货轮鸣笛声里,总飘着船员们惦记的家乡味道。这味觉图腾已渗入城市肌理,成为丈量乡愁的标尺。当松山湖的智造新城亮起霓虹,某个加班的深夜,年轻工程师会循着记忆中的焦香,找到那盏永不熄灭的烧鹅档灯火。
百年炉火映照的不仅是食物美学,更是这座制造之都的温度。烧鹅师傅校准火候时的专注,何尝不是东莞匠人精神的缩影?那些在岁月里缓慢陈化的味道,始终提醒着疾驰中的城市:有些传统不必追赶时光,它们本就是时光本身。当鹅油滴落炭火腾起青烟,我总看见岭南的山水、街巷与人群,在香气中酿成永恒的诗篇。
作者:东莞市翰林高级中学 高一 16班 黄蔚莹;

编辑: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