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高埗镇中心小学 萧雅文 《东莞非遗长卷上的千角灯》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5 14:34:59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东莞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湿润与清新。我和父亲踏着晨露,来到了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心中满是期待与敬畏。

推开那扇古朴的大门,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交错的梦境。展厅内的灯光柔和温暖,仿佛在轻声诉说着莞邑千年的故事。醒狮的威武、烧鹅的香气、荔枝的甜美……这些非遗的瑰宝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的眼前。然而,最让我心驰神往的,还是那盏传说中的千角灯。

它静静地悬挂在展厅中央,灯光透过精致的雕花纸洒下,仿佛为整个空间披上了一层梦幻的光晕。我不禁想起那句古诗:“灯影重重映月华,千角玲珑照万家。”这盏灯,不正是东莞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晶吗?我忍不住问讲解员姐姐:“千角灯真的有一千个角吗?”她微笑地点点头,轻声说道:“是的,千角灯确实有一千个角,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千角灯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从骨架的轧制到纸张的贴附,再到最后的装饰,每一步都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制作一盏千角灯,往往需要长达十个月的时间。”

我听得入神,忍不住伸手轻轻触摸了一下灯的边缘,感受到纸张的细腻与灯骨的坚韧。讲解员姐姐继续说道:“千角灯不仅工艺精湛,寓意也非常深厚。在东莞方言里,‘角’和‘个’同音,‘灯’和‘丁’同音,千角灯象征着人丁兴旺、家族繁荣。而‘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寓意,更是表达了人们对团结与和谐的向往。”

我仰头望着这盏高4.5米、宽3.5米的千角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灯光透过雕花纸洒在我的脸上,仿佛带着千年的温度。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技艺传承人,他们用双手一点一点地编织着这盏灯,将心血与智慧融入其中,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我不禁吟诵道:“匠心独运千角灯,百年传承照古今。”

非遗,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每一盏千角灯、每一只醒狮、每一道烧鹅,都承载着东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它们是东莞文化的根脉,是这座城市灵魂的象征。走出展厅时,阳光已经洒满了大地,我回头望了望那座展示厅,心中默默许下了愿望:希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被更多人看见、了解,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伙伴们,如果你来到东莞,别忘了走进这座“世界工厂”的文化深处,去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你不仅能见证工业的辉煌,更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温度。正如那句诗所言:“千年文化藏灯火,万般风情在莞城。”

让我们一同走进东莞,去发现这座城市的另一面,去感受它的文化之美,去传承它的历史之光。

 

作者:东莞市高埗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 5班 萧雅文;指导老师:莫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