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新区向“新”① | 为何是滨海湾?省市“点名”背后的AI雄心
东莞+ 2025-02-14 19:39:15

编者按:

近日,省市两份重磅文件“点名”,支持滨海湾建设人工智能新区。作为东莞未来三十年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前沿阵地,滨海湾新区将如何在省市的支持之下发展人工智能,今年将有怎样的重大举措?

即日起,东莞日报推出“AI赋能,新区向‘新’”系列报道,为您呈现东莞滨海湾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举措、场景应用、未来谋划,呈现滨海湾新区向新而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新春开年,广东省、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接连召开。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新一年工作的谋篇布局和重磅文件中,“建设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被屡次提及。

这一系列政策信号的释放,让外界将目光聚焦于这片珠江口东岸的湾区热土——为何是东莞滨海湾新区?在广东竞逐人工智能高地的版图中,这座新兴新区究竟有何底气承载省市两级的战略期待?

▲图为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

省市政策叠加,滨海湾成为广东AI版图的重要一环

广东省近日发布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要促进人工智能与生产制造、消费终端、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深度融合,支持东莞建设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

东莞滨海湾新区被明确赋予建设“人工智能新区”的战略使命,成为广东AI版图推动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的重要一环

在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韦皓提出,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全力打造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加快人工智能研究院、OPPO全球算力中心等项目投产达效,以点带面聚集产业势能。

在随后印发的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东莞滨海湾新区被赋予“建设人工智能新区”等重任。

东莞滨海湾新区成为“世界工厂”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场。

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绍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滨海湾新区作为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与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自成立以来便将人工智能作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主导产业之一,积极在人工智能领域谋篇布局、引导发展。

▲图为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绍强

在省市两级“超常规”支持下,一套破解AI发展瓶颈的“政策工具箱”正在加速落地。

在资金端,2024年8月,滨海湾成立10亿创投基金,未来5年安排10亿元的专项政策资金,精准扶持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成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智能终端、先进制造、未来生活取得显著成效。

人才引进则打出“工程师红利”王牌。正在建设的滨海湾工程师社区,依托现有的OPPO、vivo、小天才、科兴科学园、欧菲光·湾区科创中心等产业项目以及正在谋划的精密智造科创园、大学科技园等,将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创业扶持等方面向工程师给予更多倾斜,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创造更好的生活发展环境。

“在省市政策的叠加效应下,滨海湾新区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望打造成为‘东莞AI新地标’,服务整个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

▲图为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产品展示

“场景富矿”,将推出一系列“AI+”示范应用场景

经过47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产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被誉为“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的东莞,在人工智能时代也迎来产业变革的重大契机。

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其中包括1.4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超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使得东莞成为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的绝佳练兵场,成为人工智能落地工业应用场景的“富矿”。

作为东莞未来三十年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而滨海湾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的深耕不辍,为建设人工智能新区蓄足了“底气”,成为东莞发展人工智能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OPPO、vivo、小天才等一批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滨海湾科兴科学园、欧菲光·湾区科创中心等高端优质产业空间正陆续投产运营,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2000家,将有效吸引上下游产业聚集。

▲图为OPPO智能制造中心

目前OPPO已启用的OPPO全球算力中心和OPPO智能制造中心,正重点围绕智能算力、5G、AI人工智能、新型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进行创新研发。

2月11日举行的滨海湾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表示,新的一年,滨海湾将开展四项重点攻坚行动,特别突出的是“AI+”行动计划。该行动围绕先进制造、城市治理、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及智慧文旅等多个领域,计划推出一系列“AI+”示范应用场景。这意味着通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算力,滨海湾目标建成大湾区智算中心,并创建公共智算服务平台,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文字:张华桥 图片:赵浛锐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