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开窗,楼下的莞香树正抽出嫩绿的新芽,细碎的花苞像一串串小铃铛。忽然想起老师说的“城市推荐官”——这不就是我最熟悉的东莞吗?那些藏在骑楼砖缝里的故事,在松山湖晨雾中苏醒的科技园,还有可园荷塘里游弋的锦鲤,都是在莞香中的时光密码,历久弥新。
除夕前夕,爸爸带我去可园。穿过月洞门时,檐角的倒影正巧落在水磨青砖上,增添古色古香的韵味。我们站在环碧廊里,看檐角翘起的灰塑喜鹊衔着梅枝。“这方寸天地里藏着四季呢。”爸爸指着“邀山阁”的雕花窗棂。“你看这冰裂纹,是冬天的筋骨;那边的葡萄纹,是夏天的藤蔓。”我踮脚细看,忽然发现角落雕着一只抱着竹笋的小熊猫,原来古人也爱这样的俏皮。
站在华为溪流背坡村的观景台眺望,松山湖碧波上浮着天鹅形状的云。爸爸指着远处银色建筑群说:“那里正在研发比头发丝还细的机器心脏。”上周参观科学馆,智能机器人“莞宝”带我穿越时空隧道:从虎门销烟的青铜炮台,到散裂中子源的原子模型;从莞草编织的渔舟,到磁悬浮轨道上飞驰的列车。光影交错间,我忽然懂得老师说的“敢为天下先”。
在东莞中心广场的粼粼湖光中,一簇纯白的“玉兰花”临水绽放,这便是被《建筑实录》评为“全球最佳公共建筑”的玉兰大剧院。这座由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的艺术殿堂,以26片流线型玻璃幕墙勾勒出含苞待放的花瓣姿态,夜幕降临时,渐变式LED灯光在湖面投下流动的光影,恍若星河坠入人间。当您漫步在剧院亲水平台,看白鹭掠过倒映着现代建筑的湖面,便会懂得这座制造业名城深藏的文化基因,正如同玉兰花的幽香,愈品愈觉沁人心脾。
最动人的是这座剧院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晨光中,市民在临湖栈道慢跑,透过玻璃幕墙望见芭蕾舞者晨练的剪影;黄昏时,广场上飘来粤剧票友的唱腔,与剧场内彩排的交响乐奇妙交织。四楼的“玉兰书苑”常有读书会与艺术沙龙,顶层的观景台能将东莞CBD的天际线尽收眼底——那里既有“世界工厂”的活力脉动,也有岭南水乡的温润底色。
闲来无事,于虎门大桥上看灯火。远处LNG船像发光的鲸鱼游向伶仃洋,近处滨海湾新区的光影在水面织就星河。咸湿的海风里,我忽然明白老师说的“城市密码”——可园檐角的小熊猫是千年前的莞尔一笑,松山湖的代码森林是今天的智慧闪光,高雅艺术与市井烟火完美融合的玉兰大剧院,永远是我们递给世界的请柬。
作者: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有限公司 高一 11班 杨键峰;指导老师:梁玮玲